|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有机与信任的博弈
Eedu.org.cn 作者:叶根琴    文章来源:每日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8
 

  吃什么才能放心?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号称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在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有机食品除了价格让人“吃不消”外,五花八门的认证标识更是让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真假疑虑重重。

  于是,大都市里开始流行“都市农夫”,很多人会在自家的小阳台或是露台上种菜,希望收获放心的有机菜。这个愿望是美好的,同时也说明了人们对吃得安全是多么的注重。事实上,这样的菜,还真的不一定是有机菜。因为,小区周边拿来的泥土,不一定符合有机标准。

  别说消费者不清楚有机概念,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食品事业部总经理卢振辉坦言,有些正在申请有机认证的企业,也不太搞得清楚有机概念。有机,“水”、“空气”、“土壤”是关键因素,这三者达到有机标准才是产品有机的根本保证,然后还需要在种植或是养殖的过程中进行有机管理。

  杭城一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透露,超市之所以不设有机专柜,就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相信会有有机产品。“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土壤有机吗?空气有机吗?这些不合格,哪里来的有机蔬菜?”

  显然,有机产品与市场消费的信任通道,尚未打通。

  下个月,这一局面将会改变。今年3月1日起,国家实施新修订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有机产品生产企业应在销售的有机产品或者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加贴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含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及其唯一编号(有机码)、认证机构名称或者其标识。消费者通过产品包装上的有机码便可查询该有机产品认证标识所对应的获证产品的基本信息。从7月起,所有有机产品将统一“身份证”,全部使用新版认证标识。

  这样一道紧箍咒,市场反应非同小可。业内人士预计,将有三分之一的生产有机产品的企业直接被淘汰出局,而一直踏踏实实在做的有机产品的生产企业,却是拍手叫好。“打个比方,成绩好的学生,都希望老师的试卷越难越好。”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称,越是严格的有机标准,越是加剧产业自身的优胜劣汰,这样反而相对公平。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