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蔡时青小组研究发现节食可延缓老年动物行为退化
Eedu.org.cn 作者:黄辛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19
 
本报讯(记者黄辛)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发现,长寿并不一定能延缓动物的行为退化。同时,节食提高老年动物的行为能力,部分是由于节食提高了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功能。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
 
据了解,目前衰老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寿命调节方面,科学家已发现上百个基因可调控动物寿命。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也是动物和人类衰老的重要特征,但延长寿命是否必然延缓衰老引起的行为退化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尚未破解的问题。
 
此次研究人员对长寿基因是否影响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功能以及衰老过程中动物的行为退化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长寿基因对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长寿基因不影响五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以及相应的行为退化过程。节食这种广为人知的长寿方式,则可以很好地维持老年动物的五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进而延缓咽喉肌肉跳动、雄性交配能力等行为的退化。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衰老过程中,氧化自由基的积累导致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共同的合成酶BAS-1(多巴脱羧酶)表达量下降,这是神经元中五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和节食相关的长寿基因pha-4则通过上调SOD-1和Catalase等蛋白的表达,提高神经元清除氧化自由基能力,进而上调BAS-1表达,维持五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有趣的是,在老年时期提高内源五羟色胺或多巴胺水平,可延缓野生型和长寿线虫daf-2(e1370)的行为能力退化。同时,提高老年时期五羟色胺水平也可延长线虫寿命。
 
专家表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动物行为能力随衰老退化的分子神经机制,为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线索。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