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生态芯片:为食品做体检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eNet硅谷动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5
 

  为食品做“体检”,只要用小小的芯片,花上二三小时,就能拿到化验报告。含没含致病菌,有没有腐败菌,都逃不过芯片的“火眼金睛”。记者昨天从上海水产大学获悉,由该校食品学院副教授赵勇主持的一项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生态芯片”技术,有望突破传统检测方法,给食品“体检”带来一场“革命”。

  为食品做“体检”,只要用小小的芯片,花上二三小时,就能拿到化验报告。含没含致病菌,有没有腐败菌,都逃不过芯片的“火眼金睛”。记者昨天从上海水产大学获悉,由该校食品学院副教授赵勇主持的一项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生态芯片”技术,有望突破传统检测方法,给食品“体检”带来一场“革命”。

  问题食品频频现身

  去年8月,北京先后有50多人因食用福寿螺患广州管圆线虫病。去年9月,上海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两个月之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在专项抽查中发现30种多宝鱼样品药物残留全部超标。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食品入口之前,如何把各种致病的“嫌疑分子”一一揪出来?目前,加强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以及快速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已经十分紧迫。

  传统检测效率低下

  据赵勇介绍,目前我国传统的食品检测,主要通过感官、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检测的途径开展,检测量小,效率低。“就拿生物检测技术来说,通常要进行微生物培养,少则二三天,多则一个星期,才会有结果。等结果出来了,往往是‘事后诸葛亮’。”

  而有些“狡猾”的微生物,由于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经过长时间运输,会暂时“休眠”,通过培养的方法,无法让它“现形”。赵勇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水产品中的某些弧菌就十分“狡猾”,通过传统的生物检测手段无法现身,然而,这种菌不仅会使水产品发病,还会影响人类健康。

  又快又准捉“漏网鱼”

  如何又快又准地捉到这些“漏网之鱼”呢?从2005年起,课题组开始进行“生态芯片”技术攻关。

  “生态芯片”是一种高新技术。在一块薄薄的芯片上面集成了致病菌的基因序列,这些基因“侦探”能主动寻找待检测的食品中的“嫌疑分子”,一旦发现致病菌,会发出信号,告诉人们“嫌疑分子”逮到;而信号越强,说明测出的病菌越多。整个检测只需2-3个小时。

  据悉,课题组目前已经收集了150余条致病菌基因序列,基因“侦探”的队伍还在继续扩大。估计到2008年,更为成熟的生态芯片技术将会与世人见面。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