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睡眠动作拉响健康警报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百灵健康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进入睡眠状态,身体各器官看似处于休息状态,然而,说梦话、梦游、打鼾、磨牙、腿抽动等“小动作”却频频发作,这些小动作是否预示一些健康问题?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磨牙

  睡眠磨牙,或称咬牙,是人在睡眠当中咀嚼肌节律性收缩,上下牙齿紧紧咬合滑动,发出很响的咯吱、咯吱声。此时人并不会醒,即使醒了,对自己的咬牙也一无所知,只有同宿人方知。

  睡眠磨牙一般发生在浅睡眠阶段(第二阶段)。磨牙并不在做梦时发生,此时仅有身体的活动和心率的增加。次日醒来,常感两腮疼痛、头痛,有时伴有牙周组织损伤。

  【健康警报】

  心理压力:口腔是与外界交流的渠道,是情绪兴奋的源点之一,因此它具有反映紧张、悲观等情绪的功能。当白天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时,即使在睡眠中,大脑管理咀嚼肌的部分仍处于兴奋状态,所以仍不断地做咀嚼动作。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的人,更容易出现磨牙症。

  与寄生虫有关的胃肠功能紊乱:例如蛔虫病,由于蛔虫扰动使肠壁不断受到刺激,也会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缩而出现磨牙。

  营养缺乏:不喜欢吃蔬菜,营养摄入不均衡,长此以往,导致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会引起晚上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产生磨牙。

  【解决方法】

  偶尔磨牙对健康无碍,但长期磨牙或每次入睡后磨牙时间过长,则可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障碍。以下几招帮你预防磨牙:

  1、白天常常微微张开口腔或做脸颊热敷,试着放松下巴部位的肌肉。

  2、不嚼口香糖、咬香烟、咬铅笔。

  3、如果确信磨牙是因压力引起,可以借运动、深呼吸或做瑜珈来放松自己。

  4、有蛔虫病的应及时驱虫,吃干净食物,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

  5、如果经过一个月的自我治疗仍没有改善,可以请牙医配以咬合板或护牙套以防牙齿受损。

  二、腿抽动

  刚入睡时,肢体或全身会突发性地抽动一下,然后就突然醒过来。

  【健康警报】

  专家认为,这是“睡眠启动”的现象,大脑误会了肌肉在人体入梦时的自然放松过程,反应性地令肌肉突然紧张以控制肌肉的松弛感。但如果次数较多,则要注意以下情况:

  运动过量:白天运动过量,使得腿部肌肉紧张过度,以至于晚上仍无法恢复正常,导致抽动。

  缺钙:身体缺钙,腿也会偶尔抽动。

  【解决方法】

  1、睡前可用温水浸泡双脚,让腿部肌肉得以放松。

  2、多喝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及时补充钙质。

 

[1] [2] 下一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