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专家:如何度过“余震期”
Eedu.org.cn 作者:刘晨 林艳…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1
    地震后常常伴随余震。地震专家提醒民众,余震是地震后的正常现象,民众既要避开危险地点,又不能过于惊慌,更不要听信传言,从而平安度过“余震期”。

  地震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在最大最强的主震前后,通常还会在震中及附近区域出现前震和余震。江西省地震局预报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高建华说,根据地震频率和释放能量的不同,地震序列主要分为主震型、震群型、孤震型三种,其中主震型是破坏地震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比如此次四川汶川7.8级地震就是一次震级较大的主震。

  高建华说,由于地震主震释放能量超过地震序列总能量的90%,一般余震的频度和震级会随时间推移变缓、变小,可持续几天到几个月。在这个衰减过程中,在原震区仍然存在发生中强余震的可能。

  高建华提醒说,在主震中已被震坏但尚勉力支撑的房屋,在中强度余震中会面临倒塌的危险,民众应当避免在危楼中继续停留,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以防余震带来更大伤害;不过,若是房屋完全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建设,则基本没有必要过度惊慌。而在主震发生后,社会上也会出现一些传言,称某某时段会发生某某级别的余震。其实,以现在的地震测报水平看,很难作出如此准确的判断。民众不宜听信,也不要传播。如果的确有判断,会通过正常渠道发布。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