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瓷餐具的主要成分是三聚氰胺和甲醛。”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市民常用的仿瓷餐具在一定条件下会析出三聚氰胺并被人食用的消息后,部分岛城市民表示担忧。11月21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看到,岛城现有仿瓷餐具大都有QS标志标明产品质量安全,并在每件餐具的合格证上标明了具体的使用条件。专家提醒,市民不必“谈三聚氰胺色变”,正规厂家生产的正规餐具,如果使用方法没有问题,对健康是没有害处的。
近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在饭店或家庭中用过的仿瓷餐具(学名密胺餐具)是用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造的,如果工艺不过关,很容易让三聚氰胺迁移到食物里。“我家宝宝最喜欢用我给她买的仿瓷碗吃饭了,会不会把三聚氰胺吃到肚子里?”11月21日,市民李女士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担忧。李女士称,她家的仿瓷碗碟一共有10多个,还能不能用自己心里很没底。记者随后采访了10多位市民,他们都表示,他们经常在饭店尤其是快餐店使用这种餐具。大学毕业一年多的殷小姐称,她上大学时学校餐厅里几乎全是仿瓷餐具,如果析出三聚氰胺的话,自己的身体是不是也早已不健康了?
仿瓷餐具大都标“QS”
青岛的仿瓷餐具到底怎么样?记者就此走访了多家商场。在家乐福名达店内的餐具区,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所有的密胺餐具都不能用微波炉加热,每件产品都有明确的说明。”记者翻看餐具的底部,看到每件餐具都贴有产品合格证,并印有生产厂家的企业名称、地址和电话,其中,大部分产品都有QS标志,并标明了产品的主要成分、性能和适用的温度范围,有的还明确标出产品保质期和“禁止放入微波炉加热”的字样。记者随后走访了沃尔玛等卖场,发现仿瓷餐具都出身明确,很容易就能找到“娘家”。
正常使用对健康无害
至于仿瓷餐具的具体使用,记者采访了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方面的专家冯绍华教授。冯教授表示,家庭和餐厅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仿瓷餐具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会有不良影响存在的可能,是因为这种餐具的制作材料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反应而成,虽然两者反应之后状态稳定,已经没有毒性,但是,反应前的单体分子是有毒性的,在反应完以后,仍然会有少量的单体分子处于游离状态。而在长期酸碱或者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少量没有反应的单体分子就可能分离出来,也就是三聚氰胺在有腐蚀性物质的长期作用下可能会析出,从而转移到人体中。
冯教授强调,这种单体分子析出,是在长期酸碱或者持续高温的刺激下才会出现,一般家庭或餐厅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市民按照产品的使用条件正常使用,是不会有问题的。如果消费者实在不放心,可以在买来餐具后先煮一下,让没有聚合反应的单体分子游离出来,残留的量就很少了。与此同时,市民应尽量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仿瓷餐具,因为正规产品的原料性能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