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完美主义是种流行病 太追求完美反而会出错
Eedu.org.cn 作者:张晓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5
 

 

    “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美国近日的心理学双月刊《今日心理学》上这样说。诚然,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会弄巧成拙,让人焦虑沮丧而又难登成功之巅。

    一方面,瞬息万变的时代困扰着家长们,让他们给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压力,通过口头语言、叹气、沉默和皱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后代。另一方面,这种个性反而让人僵化,失去了适应多变世界的灵活性,对不确定的事物容易焦虑。

    首先,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获无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第二,高标准的人并不都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的关键在于过分担心出错,认为任何一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哪怕遇到地震也绝不会不化妆就跑出去”,他们想方设法回避或掩盖错误,也因此很难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比如一些运动员在上升时期就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其实,越怕出错就越容易出错,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强动机会让运动员动作变形、学生记忆力下降。

    第三,担心出错还可能演变成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

    另外,完美主义者还跟周围人过不去。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高兰·沙哈认为,完美主义者通常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能干,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厌倦,对他人和社会容易挑剔、仇视甚至攻击。古代诗人屈原的一生就颇具完美主义的悲情色彩,他“怀瑾握瑜”,不屑与市井大夫为伍,“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对外界完全绝望,只得怀石沉江。

    其实,“完美”并不等于“优秀”:前者是懊丧不成功,后者是享受成功。如果“完美”已经成为你的束缚,记得常常温习不完美的好处。首先,转移注意力。在追求“最好”疲惫不堪时暂停一下,看场电影、打场球,再重新审视快乐的真正所在。其次,故意犯错误。一向妆容完美的你可以试一次素面朝天出门:别人嘲笑你了吗?小看你了吗?新的感觉会给你新的思路。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