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早点睡觉 早起运动最暖和
Eedu.org.cn 作者:徐姗 张秋…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5
 

    中医:驱寒=补“阳气”

 

    寒流一来百病出:伤风感冒、哮喘、鼻炎、痛经、胃病……中医认为,驱寒就是保护身体阳气,运动、进食等所有驱寒功夫都为这个目的。 

    寒流一过,医院急诊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形容寒冷的名词——瑟瑟发抖、寒战、寒颤、颤抖、打颤、冷颤,个个在冷天看了都让人不寒而栗。其实啊,“寒冷”不止是种感觉,让你手脚冰冷半夜冻醒,腰酸背痛肚子痛,冷出的病也不在少数。

    “冷”出来的疾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健科主任陈瑞芳说,中医说法,寒冷更是百病之原。冷出来的病不在少数。

    举个例子,痛经冬季发作会更严重,身体受凉,尤其腹部受寒特别容易发生,这叫宫寒。寒冷会加速神经血管收缩,引起内脏器官痉挛,引发胃痛、腹痛等。对寒冷有深刻体会者应该还有关节炎患者,天一冷就锥心痛,几乎无法做事。

    陈瑞芳说,冬季惧冷跟体质有关。阳虚体质、气虚血虚者特别怕冷。缺阳补阳,吃和动上如果配合中医的“补阳”理论,效果更好。

    冬日打响保暖大战

    最有效的方式:运动

    太阳升起做运动

    太阳升,阳气升。要取暖,早上太阳升起后运动效果最佳,能帮助提高身体阳气。但话又说回来,只要身体动起来,什么时间都值得提倡。

    陈瑞芳说,她本人也属于怕冷的体质,尝试过无数种方法,最终发现运动最管用。她本人已经坚持晨跑了10多年,“很明显,如果我哪天没跑步,当天就会发冷。”

    当然,除了慢跑,你还可以快走、爬山、做操的方式进行运动,运动时间以自己不感觉疲劳为准。      

    越赖床越寒冷

    越冷越不想动,越冷越打包缩成团,用身体取暖——如果这样,那就活该一直冷吧。不充分发挥身体机能,机能当然更加懒惰。这类人会陷入越来越怕冷的恶性循环。

    寒冷收缩血管,而运动让血液畅通,血液循环加快的过程,就是身体加热的过程。所以,哪怕只是多走走路,也比在床上躺着强很多。

    最偷懒的方式:充足睡眠

    早睡晚起冬“藏”能保暖

    阳气可以推动五脏六腑的运作,是人体温暖的来源,阳气不足时容易精神倦怠和怕冷。陈瑞芳介绍,充足睡眠,正好可以补充阳气的不足。尤其冬日宜早睡,这也符合中医冬季要“藏”的养生观念。

    对于慢性病患者,如关节炎、冠心病患者可以在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一来可以避开清晨的严寒,也可以减少慢性病患因温差过大而造成血管急速收缩,导致心脏病、中风发作的危险。

    最快的方式:吃

    吃肉有热量

    食物是最快让身体暖和的一招,尤其是热腾腾的饮品。一到冬天,火锅、烧烤火透全城就是这个原因。

    人到冬天为什么爱吃肉呢?这是人类进化对抗自然的规律。天冷了,肉类这种含高蛋白的东西,正是身体所需。减肥节食还不吃肉,难怪冬天缩成一团了。

    除了多吃肉类 ,冲杯高蛋白质的热牛奶、温补功效的红糖姜茶,都是取暖的好方法。     

    热补要慎重

    陈瑞芳介绍,当归、肉桂、党参等都是温精补肾的药,有一定取暖作用。但是,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人受补,有些人吃过后出现便秘、鼻血、烦躁、失眠等不适,说明所补非物。应找中医师做体质辩证,针对个人的弱点进补。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