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防与治可以保护我们的心脏。在上述疾病的防治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药物治疗,饮食、运动疗法和生活方式的改善,还要特别重视心理调节,力求保持良好心态,乐观情绪,这也是对我们心脏的一种保护。其中有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无论焦虑、抑郁,还是A型行为特征,都会对心脏构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对此,医学专家的相关解释如下:
A型行为增加冠心病风险
A型行为的突出表现为强烈的敌意感、急迫感、竞争感,易走极端,不耐烦等。这种行为方式易使人的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促使小血管收缩而致血压上升,增加心脏负担而致心血管病风险增大。
抑郁症增加心脏病患病率
抑郁症的程度与心血管病呈正比关系,抑郁症程度越高,冠心病的患病率越高。特别是心梗伴抑郁症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不伴抑郁症的患者,二者比例为4—6:1。抑郁症增加心脏病患病率及死亡率的机制尚不明确,估计是抑郁症患者的儿茶酚胺水平高于健康人,促使心肌需氧量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易致心脏功能受损,从而引发或加重冠心病。
焦虑与心脏病互为因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脏病可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反过来加重心脏病,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半数心梗患者存在着焦虑或焦虑与抑郁相伴随,而具有这种情绪异常的患者,心肌缺血再发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之多。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心脏健康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不良情绪和行为方式对心脏的危害,通过积极调节情绪,防治焦虑和急躁,逐步矫正A型行为方式,使我们快乐每一天,以增强对心脏的保护,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