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快乐每一天 心脏更健康
Eedu.org.cn 作者:韩咏霞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9
 

  众所周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防与治可以保护我们的心脏。在上述疾病的防治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药物治疗,饮食、运动疗法和生活方式的改善,还要特别重视心理调节,力求保持良好心态,乐观情绪,这也是对我们心脏的一种保护。其中有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无论焦虑、抑郁,还是A型行为特征,都会对心脏构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对此,医学专家的相关解释如下:

  A型行为增加冠心病风险

  A型行为的突出表现为强烈的敌意感、急迫感、竞争感,易走极端,不耐烦等。这种行为方式易使人的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促使小血管收缩而致血压上升,增加心脏负担而致心血管病风险增大。

  抑郁症增加心脏病患病率

  抑郁症的程度与心血管病呈正比关系,抑郁症程度越高,冠心病的患病率越高。特别是心梗伴抑郁症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不伴抑郁症的患者,二者比例为4—6:1。抑郁症增加心脏病患病率及死亡率的机制尚不明确,估计是抑郁症患者的儿茶酚胺水平高于健康人,促使心肌需氧量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易致心脏功能受损,从而引发或加重冠心病。

  焦虑与心脏病互为因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脏病可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反过来加重心脏病,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半数心梗患者存在着焦虑或焦虑与抑郁相伴随,而具有这种情绪异常的患者,心肌缺血再发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之多。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心脏健康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不良情绪和行为方式对心脏的危害,通过积极调节情绪,防治焦虑和急躁,逐步矫正A型行为方式,使我们快乐每一天,以增强对心脏的保护,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