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线盒

迷你缝纫机

旧衣物改造的南瓜置物筐

牛仔裤改造的拖鞋

旧衣服改造的纸巾筒

旧连衣裙可以改成漂亮的围裙,既省钱又环保。
记者调查发现九成顺德人头疼旧衣物处理,环保人士建议可循环使用或闲置转让
“五一”将至,各大卖场的夏装纷纷上架,令人感叹,春装刚买还未来得及show出来,换季的时候又到了。你知道吗?一条涤纶裤子,从购买到束之高阁,要产生47公斤的二氧化碳,在你的衣橱中,“储存”了多少的二氧化碳呢?去年,有机构提出了“衣年轮”的概念,从制造、使用到废弃这个过程来衡量衣服的碳排放指数。本期热点策划,学习如何使用衣物才低碳吧。
课程概述
250g棉T恤产生7000g二氧化碳
据环境资源管理公司统计,一条约400g重的涤纶裤,“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kg二氧化碳,是其自重的117倍。一件250克重的不经任何染色印花处理的纯棉T恤,“一生”中大约排放7kg二氧化碳。这还不包括生产衣物对环境的污染,皮革、羊毛等服装对环境污染更大。
记者随即采访了100位18-40岁的顺德消费者,其中男女占比50%,每年人均购买衣物11.9件(不包括帽子、围巾、内衣裤、袜子等),男性每人每年平均购买5.56件,女性每人每年购买达18.2件。男性的衣服使用率较高,几乎都在2年以上,而受访女士中,平均有63%的衣物只穿几次。
以平均数计算,一位顺德人每年购买12件衣物,假设T恤5件,衬衫3件,外套2件,裤子2条,全纯棉服装则要产生448公斤二氧化碳,化纤服装的碳排放量达到了3008公斤。而冲动购买的衣物当垃圾扔掉既污染环境也造成了浪费。9成消费者都头疼旧衣物的处理,除了送人就是当垃圾扔掉。
课代表发言
旧衣物处理有妙方
课代表档案:阿安,顺德某事业单位员工,25岁
阿安家有两个衣柜,主卧的衣柜有2.6米高,宽5米,客房的衣柜高2.6米,宽2米。阿安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她平时就喜欢逛街购物,迷上网购之后买得就更多了,“大部分都是冲动型购物,很多衣服买回来没穿几次。”
不过记者并没有见到堆积如山的衣服,阿安透露了她处理旧衣物的方法,小部分分发给乡下家境较差的亲戚乡邻;耐用、御寒的衣服捐献给贫困山区。还有一小部分,通过改装重新使用,例如一条牛仔裙是由牛仔裤改装成的;一堆贪便宜买回来的印花T恤,通过自己动手,画上了漂亮图案;一条已经穿不上的碎花连衣裙改装成了一条漂亮的围裙……阿安说:“其实很多衣服都可以通过改装继续使用。”
同学补充
不穿皮草穿棉制品
同学档案:阿文,24岁,自由职业者
阿文是浙江人,十多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广东生活,当她有一年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到处都是刺鼻的硫磺味道,河里也没有人洗衣服洗菜了。这些都是因为县里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皮革厂,印象中的家乡美景已经完全被破坏了。”从此之后,阿文对皮革制品深恶痛绝,“皮革的制造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所以我只穿棉制品,鞋子就穿布鞋或者PU皮的,连皮带都是布的。”
一件外套穿上十年
同学档案:劳先生,35岁,容桂某家电企业员工
同事们平时戏称劳先生“老抠”。这个外号的得来是因为他的穿衣习惯:厂里会发新厂服,而劳先生会将旧厂服穿烂了才换新的。平时,一件外套能穿上十年,他解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剪剪缝缝,还加三年。”
学习用品
要想旧衣物焕发新生命,单靠想是没用的,拿起你的缝纫包吧。
《旧衣服巧利用》 当当售价13元一本。该书介绍了牛仔裤变拖鞋、T恤变便当袋等三十余件旧衣物巧利用的方法,有基本针法与缝制过程逐步图解、文字说明,是低碳穿着的入门必备利器。
针线盒 5元,各大超市有售。大多数的改装只需要这个针线盒就能完成,套装包括一盒各种尺寸的手缝针,12种常用颜色的缝纫线,剪刀一把。
迷你缝纫机 100元左右,淘宝网有售。价格便宜,小巧,1.5公斤的重量容易收纳,对于缝纫牛仔裤等厚实的衣服非常方便,采用4节1.5伏电池或变压器供电。
课后习题
A、低碳衣物会妨碍你对潮流的追求吗?
乐乐:有影响,就像廖老师说的,大部分是化纤产品,而且潮流服饰不买就会“out”的,低碳穿衣要求纯棉,很难解决。不过我会考虑开个网店卖闲置衣物。
C andy:我看到很多明星穿的都是二手服饰,有些都是旧款新搭或者旧款改造的,他们引起的潮流,我也可以有样学样,不妨碍潮流。
B、在衣着上“锱铢必较”,你担心朋友会因此认为你抠门吗?
小成:不会,男的一般对衣物不大重视,我也过了讲究穿新款波鞋、新款T恤的年龄了。
小米:有些担心,因为朋友的很多话题都是关于穿什么衣物的,我不能穿得太“out”吧,别人会不理我的。
老师讲解
棉麻织物环保,香云纱是代表
本期老师:顺德环境保护学会会员 廖海珍
低碳使用衣服,这门课程在全世界都是较新的学科,去年才有服装企业推出“衣年轮”的概念。这对于同学们要自学还真不容易,还是听听老师教我们怎么从日常生活做起吧。
尽量购买天然织物
“很多潮流服饰都是化纤产品,这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塑料,这些材料很难二次利用,填埋处理难降解,焚烧处理又会产生大量二恶英等有害气体。”廖海珍表示,“建议购买衣物的时候尽量选择棉麻等天然织物材料的,就像顺德的香云纱,我们可以支持这种天然材料、绿色制造的服饰。”
提倡自家循环利用
廖海珍表示,循环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经不合穿的衣物。家长喜欢给孩子买衣物,小朋友长得快,衣物尺寸很快就不适合了。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将这些衣服利用起来,“阿安和劳先生的部分做法就是循环利用。”廖海珍给出了一些成功改造的经验,“例如小朋友的长袖衫剪掉两个袖子可以改成短袖,而剪下来的袖子,可以给尺寸略小的长袖衫的袖子做一个漂亮的花边,这样可以延长袖子的长度,衣服也可以继续使用。一些质量好、花式漂亮的,可以做个手工艺品,例如布花、布动物,还可以做成纸巾卷、笔座、布手套等实用又漂亮的家庭用品。”
爱心捐赠一举两得
衣物捐赠是处理大量堆积衣物的最好办法,廖海珍表示,既可以减少污染,又可以做善事。可是记者在顺德慈善会、顺德红十字会、顺德义工联等处了解到,其均不长期接受旧衣物捐赠,不过有关的慈善机构每年都会不定期地举办募集旧衣物的活动,廖海珍表示,市民平时可以留意这些信息,“一般会通过工作单位的团委、党委,村居委会发动募集。”她同时提醒到,“我看到一些外地的消息,说一些受赠点打着募集旧衣物的招牌,其实是拿来卖的。所以我们捐赠的时候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机构、部门捐赠。另外,市民在捐赠的时候也要注意,捐赠一些完好的耐用的衣物,太新潮的、破破烂烂的、内衣内裤这些就不要了。”
一位黄姓受访者告诉记者,在百度贴吧上有一个“旧衣服”的论坛,上边有很多接受旧衣物捐赠的地址、联系人,“这些地址都是经过网友考核验证过的,可信度较高,可以定期邮寄过去。”
闲置转让促进循环经济
廖海珍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开了个网店,将自己不穿的旧校服等衣物挂到网上卖,“很便宜的价格,可是她也能赚到钱。”
她表示,很多年轻人都会追潮流购买许多衣物,“我觉得大家可以挑出一些质量较好、自己也喜欢的款式放起来。而多余闲置的衣物就可以拿到网上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