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水资源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高温袭来防中暑
Eedu.org.cn 作者:范达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2
 

   编者按

  当前已进入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炎热的天气不但会使人感到不舒服,还易发生中暑、皮肤病等,稍不注意还有可能发生晒伤。我们到底该怎样避免受到高温
天气的侵袭呢?为此本期特别刊出一组相关文章,请专家介绍一些防暑、防晒以及常用药注意事项,希望帮助读者健康地度过夏天。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机能出现障碍而发生的一组综合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中,当周围温度低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以辐射方式为主;当周围温度高于体温或接近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但是蒸发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很大,湿度越大,出汗就越少。因此,处在高热、高湿、低风速状况下,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会失调,极易导致一系列不适反应而中暑。

  中暑有什么症状

  在生活中,以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较为多见。

  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但体温不超过37.5℃。

  轻度中暑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苍白、气短、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心率增快、脉搏细弱。

  哪些人容易中暑

  高温下,每个人都会感到不舒服,但并非人人都会中暑。

  中暑大多发生在这些人群中:年老体弱的人;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营养不良者;较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的人,如交警、在烈日下行走的人等。

  预防中暑的方法

  1.外出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决定行程长短,不要过度疲劳,否则抗暑能力会下降。出门戴上透气、散热及通风性能好的凉帽,打上太阳伞,既可防止中暑,又可预防“日射病”(太阳直射引起的脑部水肿)。

  2.多喝水,适当补充淡盐水。在室内打开电扇,加速空气对流,但不要直吹身体;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

  3.随身必备药物,可选择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仁丹、六一散、诸葛行军散等。

  特别要提醒心脑血管病患者,高温天气尽量少出门,并随时带好常用药,以防高温诱发原发病。由于中暑和其他疾病发病的病因不同,故需要区别对待。因此,如果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感到不舒服,应赶紧到荫凉通风处,口服一些防暑药。若症状很快缓解,就可能是中暑;如果不见好转,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应尽快服用心血管药物。假如有人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近送到医院。(作者系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