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臭氧层
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是天然大气的微量组分。“臭氧层”是存在于地球上空16~48千米平流层内薄薄的一层气体。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的保护伞。
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告诉记者,臭氧层就像一件保护服,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伤害。如果这件“衣服”破了,受伤害的肯定是穿衣服的人。
可是,说起保护臭氧层,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咱普通老百姓能管得着吗?事实上,破坏臭氧层的“杀手”,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实际行动,不让臭氧层“杀手”逃出去搞破坏。专家提醒,尽量减少使用这些产品,同时在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有无“无氯氟化碳”标志,有此标志的产品是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
空调冰箱坏了不要随便修
上世纪30年代,美国某公司首次发明了氟利昂(全氟氯烃、CFC),其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一度被认为“十全十美”的化学品。但是氟利昂却是臭氧层的“头号杀手”。
空调温度“冬18,夏26”的口诀已经深入人心,环保专家告诉记者,其实把空调温度调高不仅可以节能,空调最低温度设置在26℃以上,还可以有效减少氟利昂的排放。同时,应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
另一个释放氟利昂较多的家电是冰箱,冰箱使用的制冷剂是最大的“元凶”。由于气温逐渐下降,专家建议市民应科学使用冰箱,把冰箱的温度适当调高,在节能的同时保护了环境。在买空调冰箱时,一定要看看上面是否有环保标志;而处理这些废家电时,一定别忘了除去制冷剂。而汽车的空调不制冷了,别随便找个地方去修,记得去具有制冷剂回收设备的维修点修理。
用灭火器也会破坏臭氧层
“着火了、着火了。”这时当人们拿出红色的灭火剂扑火时,却不知道火是灭了,但同时臭氧层再一次受到小创伤。专家告诉记者,人类将哈龙灭火剂应用于扑救火灾以来,哈龙对人类消灾伏魔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但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哈龙却是大气臭氧层的天敌。环保厅国际合作中心履约科办公室主任陈俭霖告诉记者,国家环保部从2006年开始分阶段对哈龙进行逐渐停止使用和淘汰哈龙灭火剂。
快餐盒不仅仅是白色污染
泡沫饭盒、一次性快餐盒、塑料餐盒,因使用方便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快餐盒大多是由石油中提炼的聚苯乙烯原料加上发泡剂,加热发泡而成,但用作发泡剂的氟利昂被科学界认为对地球大气臭氧层造成不可逆转破坏的“元凶”。
灭蚊剂杀虫剂都有危害性
炎热的夏天,嗡嗡的蚊子总在耳边飞来飞去,惹人讨厌,这时会有不少人拿起手边的灭蚊剂,对着蚊子喷上一气,很快蚊子死了。与此同时在农田里照看庄稼的农民正拿起手中的杀虫剂喷洒西红柿。但是谁也不曾想到,由于人们对于蚊子的讨厌,发明出对付蚊子的化学物品竟然引发了万里之外臭氧层的危机。
环保专家告诉记者,无论是灭蚊剂还是杀虫剂所含的“氯丹”和“溴化甲烷”都对大气中的臭氧层有着特别大的破坏力。溴化甲烷能在同温层分解并释放出溴,从而破坏臭氧层,让太阳的紫外线轻易穿过大气层。溴对臭氧层的破坏力是氯的45倍,而氯是由声名狼藉的臭氧层杀手氯氟甲烷释放的。但是,与在大气中停留50~100年的氯氟甲烷相比,溴化甲烷只在大气中停留1年。
吸烟也曾间接破坏臭氧层
当人们抽烟,几个人聚在一起吞云吐雾时,虽然知道吸烟对人体有害,让空气变污浊,但谁也想不到抽烟行为其实是间接破坏了臭氧层。
据了解,在烟草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烟丝膨化剂。陈俭霖告诉记者,三氯一氟甲烷(CFC-11)是一种含氟物质,在过去烟草行业被大量用作烟丝膨化剂。按照《关于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我国应于2010年1月1日前全部淘汰。从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烟草行业共投入3.6亿美元,对烟草行业开展相关替代和改造工程,全部拆除了氟利昂烟丝膨胀装置,共计73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