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水资源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专家提醒:立冬节气寒潮多发 5种方法预防感冒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方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6
 

  11月7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天文专家提醒说,立冬时节,北方冷空气频频南袭,可形成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公众要注意保暖防病。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达到黄经225度时,立冬节气开始。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天文专家表示,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的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天文专家表示,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摄氏度为标准。

  立冬时节,南方地区绵雨基本已结束,平均气温一般在12~15摄氏度,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常常南袭,可形成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高原地区则湿度迅速降低,风速渐增。

  天文专家提醒说,每年的秋冬季节交替之际往往会呈现气候干燥、天气变化频繁等特点,公众要格外注意保暖防病。

  养生保健专家张东生介绍,立冬是秋冬季节交替之时,温差较大,空气质量下降,加上此时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多发,最常见的就是感冒。

  记者从天津一些医院了解到,近一段时期以来,因为感冒就诊的患者大量增加,有的甚至还引发了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并发症。

  秋冬交替时节,为避免感冒,养生专家提出5点忠告:

  一是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锻炼,及时增加衣物、被褥。此外,每日早晚坚持用冷水洗脸,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

  二是要保持空气清新。经常在室内活动的人群要注意使室内阳光直射,空气流通,保持适当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要经常开窗通风,床头可摆放一小瓶可漏气的薄荷油,让气味缓慢散发。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此外,还要适当多饮水,增强肌体代谢。

  三是避开感染源。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减少感染机会。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对于没有自我防范能力的小孩子,大人要格外当心,平时要让孩子多喝热水,天冷外出时,要给孩子戴上帽子和口罩。

  四是注意卫生。手与手接触是感冒传染的重要途径。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时,在手上存活2小时。因此,要经常用肥皂洗手,洗手前不要用手摸鼻子和眼睛。

  五是注射流感疫苗。注射流感疫苗可使注射者在1年内不被同一类流感感染。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儿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等流感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