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捂秋冻”。眼下正值早春天气,乍暖还寒,适当给孩子“捂”着点儿,可使其稚嫩身体适应这种冷暖气候的变化,抵御料峭春寒的侵袭,有利于维护孩子恒定体温的调节,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但若孩子整天处于衣被过厚、保暖过度的情况下,也会影响身体耐受力的形成,抗寒能力下降,难以适应天气变化,也易引起感冒等疾病。天津医大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戈力对此建议,此时防病保健康宜让孩子“三暖二凉”。
“三暖”:一是背暖。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二是肚暖。腹部保暖,如给孩子戴个棉肚兜、穿条高腰裤,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功能,促进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因腹部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三是脚暖。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处血液循环末梢,而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停暖气后要注意孩子腹部、脚的保暖,并保持适宜湿度。
“二凉”:指头部和心胸要适当凉些。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散发的,如果头部捂得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风和日丽的天气以及在室内,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心胸凉,是指给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紧,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