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调控视觉色素产生 甲状腺激素影响色彩识别能力
Eedu.org.cn 作者:常丽君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31
      甲状腺虽然不能“视”物,但甲状腺激素却能调控视觉色素的产生。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29日报道,德国和奥地利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发现,在甲状腺激素的调控下,成年老鼠的视网膜锥细胞中能产生不同的视觉色素。他们认为,这一机制可能存在于人类等所有哺乳动物中,因此成人甲状腺激素缺乏也会影响他们的色彩识别能力。

    在视网膜中,视锥细胞负责识别颜色。大部分哺乳动物有两种光谱的视锥细胞类型,都包含了两种视觉色素(视蛋白),一种对短波光(紫外/蓝视蛋白)敏感,另一种对中长波光(绿视蛋白)敏感。视锥细胞会表达一种甲状腺激素受体,通过激素来抑制紫外/蓝视蛋白的合成,而激活绿视蛋白的合成。此前的研究认为,甲状腺激素控制视蛋白合成只是发育中的自然现象,随着机体发育,成熟视锥细胞中会建立起一套确定的“视蛋白程序”,不需要进一步调控。

    但最近,德国马普研究院法兰克福脑研究所与法兰克福大学以及奥地利维也纳的几家大学联合,研究了在小鼠出生后早期发育期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视锥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激素的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小鼠出生几周以后,激素影响仍然存在。

    据研究小组分析,成熟小鼠甲状腺功能衰退几周后,它的视锥细胞就会受到影响,所有视锥细胞转化为合成紫外/蓝视蛋白,绿视蛋白合成减少。经治疗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以后,视锥细胞也会还原成以前的样子,继续按“规定”工作:一种合成绿视蛋白,另一种合成紫外/蓝视蛋白。两种视锥细胞在整个生命期间都受甲状腺激素的调控并且过程可逆。

    马普研究院研究所的马丁·格鲁斯曼说,如果该机制在人类视锥细胞中也如此,新发现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由饮食或甲状腺切除造成的成人甲状腺激素缺乏,将会影响他们的视蛋白合成与色彩识别能力。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