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再生服装”将进入百姓生活
Eedu.org.cn 作者:吴宇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4
 

  据新华社电(记者吴宇)记者从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了解到,“支持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第一次被写入“中国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并将于近期公布。这意味着与再生纸、再生塑料一样,“再生服装”也将走入百姓生活。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指引中国纺织工业未来5年发展方向的政策主要由四句话构成:一是推进高新技术和新一代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产业化及应用,二是加快发展产业用纺织品,三是推动高端纺机和配件自主化,四是支持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

  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及纺织大国,我国制定“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政策,无论对自身还是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纤维加工量达4130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约六成,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超过50%。其中,服装年产量达285亿件之多,如果平摊到全球70亿人口身上,每人可得到4件。

  按照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到2015年,全国纤维加工总量可望达到5150万吨,其中15%左右为再生纤维。

  “过去5年,中国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9.95%。未来5年,预计只有4.5%左右的增速,不及过去5年的一半。这意味着中国纺织工业将不再走量的扩张老路,而将致力于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分析认为,近两年棉花、原油价格的飞涨是推动中国出台“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政策的直接动因。但如何提高再生纤维的性能,如何从一件由多种原料织成的衣服中分离出不同的纤维,还有待破解。

  除了技术攻关和产业扶持,如何让普通消费者从内心接受“再生面料”、“再生服装”这些“新生事物”,也是一道需要迈过的“坎”。最近,上海开始向一些试点小区的家庭赠送干、湿两种垃圾筒,其中,干垃圾筒可放置废旧纺织品、塑料瓶等用于循环利用。但如果这些垃圾“摇身一变”为“再生服装”,能否为消费者接受还有待检验。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介绍,过去5年,已经有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在中国纺织行业得以应用。例如,废水余热回收、中水回用、丝光淡碱回收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比例已达50%;以可再生、可降解的竹浆粕、麻秆浆粕为原料的粘胶纤维生产已实现产业化。

  通过实施一系列综合性举措,预计2015年与2010年相比,我国纺织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有望降低18%;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总量均有望降低20%。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