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专家支招辨识化妆品成分标识 “天然”不等于“无害”
Eedu.org.cn 作者:朱立毅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9
 

“凡是化学合成的就有害,天然就无害。这一观点缺乏科学根据。”卫生部化妆品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玮6日在解读化妆品成分标识时指出,化妆品的安全性与其成分是否天然,并没有关系。

深海提取物、天然植物配方……部分化妆品厂家抓住一些消费者迷信纯天然的心理,在包装上使用这些含糊其辞的成分标识。刘玮指出,实际上,许多天然成分也具有毒性,也会对肌肤形成刺激性。而从工艺角度看,从天然原材料提取高精纯度及稳定性的成分,也不可避免会用到化学溶剂和相应制备工艺。

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进入执法查处期,这些含糊用词将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应是化妆品的所有成分标识,且无论是自然成分还是化学合成成分,都要统一为标准的化学名称。

刘玮介绍说,化妆品全成分标识,提高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也让消费者感到茫然和陌生,有一些成分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解。例如维生素E规范后的标准名称是生育酚,有些人就将其与“雌性激素”联系起来。其实它并不是雌激素而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促进微循环、抗衰老等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化妆品成分与工业品同名的现象,这也让不少消费者担心。“比如有消费者看到洗发水标识有硅酮,就立刻联想到硅酮玻璃胶(俗称硅胶),害怕沾在头上洗不掉。”刘玮指出,“其实这是两码事。硅酮有多种衍生物,应用于化妆品已有半个多世纪。(朱立毅)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