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乍暖还寒立春时巧用节气增减衣
Eedu.org.cn 作者:张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4
 

  2月4日是中国节气中的"立春"。3日,贵州省会贵阳一扫往日的阴霾,最高气温升至12摄氏度。在市中心陕西街、富水路等商业区,年轻姑娘们已迫不及待的脱下厚重的冬衣外套,颜色鲜亮的薄毛呢大衣、短裙纷纷登场。

  市民:变天快气温低 一不当心就生病

  早晨8时30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刚刚上班半个小时,呼吸内科门诊部排队就医的患者已超过20位,其中大部分都因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不当,引发感冒、风湿甚至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家住贵阳市云岩区28岁的患者王女士告诉记者,过年期间贵阳持续降温、阴雨绵绵,一不当心就患上了感冒。

  今年1月,贵州频繁遭遇冷空气入侵,凝冻日数长达17天。月平均气温仅-2.7℃,贵阳市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两摄氏度以上,创30年来历史同期最低值,被市民称为"最冷1月"。

  节气:大部分市民不了解

  记者随机采访了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待就诊的多位市民,其中仅有一位老人能说出10个以上二十四节气。其他市民均表示对节气并不关注,最多只知道冬至、清明等和民俗活动密切相关的节气。大部分市民表示,自己生活中用到农历的地方多为"过年过节、庆祝生日、预测凶吉",基本不会用节气预测天气。

  "至于'惊蛰''小满''芒种'是什么意思,我真的不清楚。"一位姓吴的市民说。

  贵州省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科高级工程师徐永灵介绍,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划分一年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主要运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作为划分依据。

  徐永灵还介绍,我国通用的历法主要分阳历、纯阴历和农历三种。阳历又称太阳历,古埃及人最初发明,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阳历;纯阴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如今已不常用;而老百姓嘴上常说的"阴历"其实是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它以月亮朔望的周期来制定月,又用增加闰月的办法使一年平均长度接近阳历,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徐永灵提醒,节气并非"万金油",主要用于中高纬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要是把二十四节气搬到海南岛或者青藏高原,那肯定就不合适了。"

  立春已至春未至 市民减衣需留心

  虽然说2月4日是农历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但在中国气候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才意味着春季的开始。

  市民如何判断气温而适当增减衣物,贵州省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科前任科长、高级工程师陈中云给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以农历节气为总体参考。农历节气最初发始夏朝,被农民用做农耕、农时计算已几千年,对天气、气温的预测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市民不妨以此为参考。

  二是关注未来三天天气预报。由于天气预报是通过对卫星图、地形特点等参数研究的纯物理预测。很多人看天气预报只看一天,但在冷暖峰相遇的转折天气下,预测常常会出现偏差。建议市民观看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把握气温总体趋势以增减衣物。

  三是以"物候"为参考。与科技手段相比,动植物对于气温、湿度的变化往往感觉更加敏锐。市民不妨参照杨柳绿、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来判断是否春季已至。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