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第八届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上海)博览会将与大家见面。作为品质生活方式、生态消费的代名词“有机”,又将以它高调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
什么是“有机”?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选择也多种多样,但这不都影响我们追求有机生活的美好愿望。“有机”所关心的可不只是你的嘴和胃,它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有机或许更多地意味着环保低碳,意味着循环与可持续,也意味着绿色与健康。从有机食品、有机服装到有机化妆品、有机超市,越来越多的有机标签与有机认证出现在我们面前。到底怎样才能“有机”地生活?以下几种时下流行的有机生活样本中,有你的影子吗?
样本1:有机宝宝养成术
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奶粉,从网上代购的有机小零食,每周去有机农庄订购足够的大米、鸡蛋和水果……从儿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一位全职太太给儿子吃有机食品,这份复杂的清单就是她的“有机宝宝养成术”。这样的育儿方式在中国大城市里的“三高”父母(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中非常流行,他们觉得用高消费换来相对健康和安全的食品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除了在食品的挑选上下功夫,伴随宝宝成长的玩具也格外重要。不少有经验的家长建议让孩子一起参与制作玩具,制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的各个角落,譬如,包装纸、挂历等制成拼图、玩具、交通工具等,通过动手也培养了宝宝爱护玩具、懂得珍惜的好习惯。
样本2:有机时尚,注重环保与可持续
早几年前,纽约服装品牌moralfervor曾推出一款用玉米制作的T恤,建议零售单价为83美元,刚上架就被抢购一空。经过大约十年时间的演变,有机面料服饰逐步被主流市场接受。以一件250克的普通纯棉T恤为例,从地里的棉花,历经漂白、染色等工艺变成纱线、面料,制成成衣之后经过物流和使用,经过多次洗涤烘干,直至最终变成垃圾掩埋降解或焚烧,总计碳排放量约为7千克,相当于其自身重量的28倍!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儿。
有机意味着环保与可持续,尽管限制了购买衣物的数量,但并不妨碍新一轮的时尚潮流兴起,发挥创意改造旧衣、以物易物进行二手衣交换,以及vintage(古色古香)古着风的强劲回潮。
样本3:有机乐活采摘,打造新地主生活
如果说,你还在做电脑前的“地主”,那就落伍了!有机乐活采摘已经成为都市男女的新风尚,也成为城市新地主生活的首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去乡下租一块土地,种上各色蔬菜水果,从浇水施肥到采摘都一手包办,如此自给自足的生活堪比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述的那般惬意。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他们利用闲暇时间,用最原始的方式努力建造自己的“迷你农场”,在输出新鲜食物的同时,也使人们感受返璞归真的美好。很多人选择成为“周末农夫”,即平时将土地交给当地的农民打理,周末则与家人朋友上阵,收获的蔬菜可以与农民均分,大一点的农场甚至可以饲养奶牛,人们可以来场亲密接触,将放心奶放入转化器制成新鲜奶酪。
样本4:有机知识分子,你做不做
相比前面几种有机生活,这第4种选择显得陌生甚至晦涩难懂。“有机知识分子”最先由意大利人葛兰西提出,他认为有机知识分子必须明确地把自己的立场与某个阶层或利益集团挂起钩来,并且鲜明地为本阶级服务。
区别有机知识分子与无机知识分子的真正标准是知识分子的直接社会功能。有机知识分子就是具有批判和建构新世界观功能的知识分子。有机知识分子首先是“专业人员”但又必须超越“专业人员”,他必须积极参与实际生活,同时又质疑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政府和资本利益集团从来就不缺乏吹鼓手,他主张那些为中下层说话的知识分子要敢于亮出自己的身份,而且要打出自己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