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废旧家电成假冒伪劣根源 专业拆解公司“喊饿”
Eedu.org.cn 作者:殷雷    文章来源:昆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6
 

  在昆明的很多小区门口,经常可以见到有人踩着三轮车或开着面包车回收旧家电。这样的回收“实体”,是目前昆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主力军。负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的专业公司面临着“吃不饱”的尴尬。受惠于2011年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政策,尚能正常运转的这些公司在缺少政策扶持的今年更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废旧家电成假冒伪劣根源

  “这些旧家电收来之后主要卖给一些二手市场的商铺,虽不知道最终流往何处,但在小板桥、张官营那里很多店铺有旧电视机、旧洗衣机卖,你去看一下不就知道了。”经常在高新区红塔花园附近揽生意的刘师傅除了废报纸外,还回收旧电视机、旧电脑等物品。在昆明街头,从事刘师傅这行的并不在少数,而在网上,回收二手家电的信息更是不胜枚举。

  “一些个体户把旧电视放在门口,一遇下雨天,荧光粉随雨水流入河道;有的不懂拆卸技巧,用火烧分解旧家电,四处黑烟弥漫。”昆明市再生行业协会秘书长胡明良说,废旧家电在被小商贩回收后,多数流向了不法或非法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手中。这些非法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在回收后,将能够直接销售或经过简单处理即可销售的,在没有经过各种安全性能检测的情况下就将其作为二手家电进行销售。对于简单维修后也不能作为二手家电销售的,就将有价值的零部件拆解下来,利用新的外壳,生产出拼装机进行销售,形成假冒伪劣商品。

  专业拆解公司“喊饿”

  一边是持续火爆的二手电器交易市场,一边是专业拆解公司因原料不够面临生产不正常的尴尬。

  “我们一年正常的需求在80万台以上,去年受惠于‘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我们在8个月的时间里回收了11万台,但今年1—4月只收了不到500台。”来到昆明两年的云南华再新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宏告诉记者,在来昆明之前,公司对云南市场做过的调查显示,整个云南每年大概有117万台二手电器,其中昆明占到60%—70%的比例,但目前回收情况不容乐观。

  张志宏坦言,和小商贩相比,正规公司在废旧家电回收方面没有任何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劣势明显。“以21寸彩电为例,从事二手翻新的老板可以赚几倍的利润,而我们拆解完的零部件最多只能卖到48元,因而无法给予更高的回收价格。”

  除了云南华再新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另一家“以旧换新”拆解处理企业云南巨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情况也差不多。当时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就表示,自公司开始旧家电回收业务,一直处于不正常运转状态,每天回收拆解的旧家电只有生产能力的1/10。

  今年,在没有了“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扶持,专业拆解公司的发展之路在哪?

  “我们已在寻甸天生桥特色产业园购置了100亩的土地,用于建设云南省废弃电子产品处置示范基地。”张志宏表示,基地将建设包括电子废弃物拆解、废旧轮胎、拆解产物深加工等项目,以弥补拆解量不足带来的损失。

  专家观点:物资回收要形成产业

  “体制不顺是造成专业拆解公司‘吃不饱’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种情况必须从体制上做文章。”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孙可伟直言,目前废弃物回收涉及工信委、商务局、城管局、供销社等多个部门,而多个部门彼此之间在废弃物回收方面的责任并没有完全明确。

  云南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依然处在初级阶段,缺少深加工也导致企业的话语权不足。要破解回收难题,单靠政府出台文件指定必须交给哪家企业回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通力合作。

  “一家企业只能叫企业,不叫产业。”孙可伟表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做。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