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灰霾天不等于PM2.5污染 戴口罩作用不大
Eedu.org.cn 作者:李迪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10
 

  明明看到天空阴霾,为什么当天公布的空气质量是良?阴霾天气,PM2.5的指数是不是更高?6月27日起,上海市开始公布市内10个国控点(环境空气质量国控自动监测站)的PM2.5数据,再次让PM2.5这个专业词语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人们也产生了上述一些困惑,甚至引起一些民众对环境质量和空气污染的恐慌。《生命时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特别采访了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杨新。专家表示,当前很多人对PM2.5的认识还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PM2.5全部来自于人类的排放

  PM2.5究竟是什么呢?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2.5微米,分散在大气中呈固态或液态的颗粒状物质。这些小颗粒状物质能够影响大气能见度,产生大气光化学烟雾,加剧或减缓温室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它们虽然体积很小,但是组成复杂,易于聚集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

  “虽然我国PM2.5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排放,但不能忽略天然源的影响。事实上,PM2.5颗粒物并不完全来自人类的排放,大自然中本就含有很多颗粒物,其中就包括PM2.5。”杨新详细解释道,PM2.5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类源两种。自然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沙尘暴、海洋飞沫、森林大火等;人类源主要是人类工业、农业、交通等活动造成的排放,其中又以燃烧化石燃料的排放量最大。

  PM2.5不仅来自本地污染源,还能通过中长距离传输、影响周边地区。秸秆燃烧、来自我国北部西北部沙漠、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尘,是我国中东部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

  误区二:灰霾天就意味着PM2.5污染

  “人类用肉眼虽看不到2.5微米以下的细小物体,但颗粒物对可见光具有强烈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这就影响了大气能见度。”杨新介绍了PM2.5可以导致灰霾天气的原因。

  今年6月份,我国很多城市出现灰霾天,老百姓往往认为在这种天气下,PM2.5的指数一定会很高。对此,杨新表示,PM2.5污染是造成灰霾的主因,但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除PM2.5的质量浓度外,其化学组分和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对灰霾的形成也十分关键。有时,大气能见度虽然较低,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却不一定高,这也是百姓常怀疑空气质量报告不准确的原因。

  没风的天气,空气质量也不一定好。稳定的气象条件往往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促使PM2.5指数升高。然而,特定风向也可能有助于污染颗粒的扩散,比如,农村地区秸秆燃烧产生的污染会被风吹到城市,造成城市空气污染加剧。另外,杨新指出,连续性降雨对减少PM2.5很有帮助,而雨后的灰蒙天气多是由于雨雾、相对湿度加大以及颗粒物吸水后散光、消光引起的,并不意味着PM2.5的指数很高。影响PM2.5指数高低的因素比较复杂,百姓不能通过天气来判断。

  误区三:戴口罩就能阻挡PM2.5

  很多人认为,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PM2.5。对此,杨新表示,“戴口罩对颗粒物污染的防护,并无用处,口罩只能拦下很粗、很大的颗粒,而对细小颗粒却不起作用。”他建议民众,在面对PM2.5的时候,要放下焦虑,无需恐惧。他指出,“民众,特别是易感人群,可以密切关注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尽量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开窗通风时,应该选择室外污染较低的时候。”

  我国个别城市的监测数据表明,我国PM2.5污染比较严重。2006年至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和沈阳5个城市的PM2.5年平均浓度都在55微克/立方米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普遍低于15微克/立方米。对此,杨新表示,“今年2月,PM2.5被纳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就是行动的关键一步。从长远看,国家在进一步加强污染排放控制的同时,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经济发展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