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午10时31分是立秋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开始。民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但目前科学上并没有找到科学依据。但今年秋后还有一伏,市民要注意“秋老虎”发威。
立秋后天气转凉,人体消耗逐渐减少,食欲逐步增加,市民可根据秋季特点科学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秋季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秋季进补原则是“防燥不腻”。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食用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季出现“秋燥”症状时,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银耳、百合等。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