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顶绿化能够有效抑制二次扬尘
本报讯(记者 李建伟/文 刘兴/图)昨日,福州PM2.5数据继续公布,10月31日福州各监测点位PM2.5浓度日均值达到国标一级,空气质量为“优”。尽管空气不错,福州市环保专家仍提醒市民理性看待PM2.5,学会从自身开始防护。多在家中添绿、减少尾气排放……只要在生活中多一些低碳和减排的行为,福州的空气就会持续清新。
省电、戒烟、少开车有助节能减排
随着PM2.5正式走入福州百姓家,昨日,福州市环保局有关专家特别强调,节能减排是治理PM2.5的重中之重。
专家指出,工业排放、建筑粉尘、燃料和机动车废气污染,是造成福州上空出现灰霾天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工业排放上,今后福州将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将让节能减排的效果更突出。
不过,防护并非政府的独角戏,对于福州市民来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倡导低碳生活就是在为防治PM2.5作实实在在的贡献。
目前,福州市区二环路内(不包含二环路)只准“绿标车”行驶,黄标车已有了指定行驶区域,今后,福州环保部门仍将严格落实新的机动车排放及环保国家标准。同时,严格控制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数量,提倡购置小型、节能、低碳的汽车。市民也应注重适度、合理消费,坚持“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降低小汽车的空载率。让“节约用电,少开车,少抽烟”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多给榕城添绿有助吸附PM2.5
“屋顶绿化能够有效抑制二次扬尘,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更加有助于吸附PM2.5。”福州市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余华表示。另据国内园林专家测定,花园式屋顶绿化平均滞尘率为31.13%,简式屋顶绿化平均滞尘率也达到21.53%。
“早在10多年前,福州就已开始倡导市民在屋顶进行绿化,但是多年下来效果不太明显。”福州市园林局有关工作人员回应,据统计,目前福州市区屋顶绿化总面积尚不足6万平方米,除了部分商业广场、新型小区外,绝大多数建筑屋顶、社区多是“水泥灰”。
“屋顶绿化”之所以推行起来难度大,原因在于市民对净化空气的认识不足。该工作人员建议榕城市民继承“老福州”喜绿、植绿的优点,为净化榕城空气作贡献。
医用口罩防护PM2.5效果一般
秋冬时节,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趋高,很多敏感体质的市民出门戴上了“防PM2.5”的口罩。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凡是已经开始公布PM2.5监测数据的城市,总有部分市民认为医用口罩具有防护PM2.5功能,致其销量大增。
对此,余华指出,“医用口罩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但市民切勿对其盲目夸大、形成依赖。”余华表示,PM2.5颗粒极其细微,医用口罩的过滤能力仍有待测试。
昨日,协和医院有关专家也提醒市民,如果是阻拦入肺颗粒物,医用口罩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它主要是针对防护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于PM2.5的防护效果则一般。秋冬季节,仅建议易感人群在PM2.5浓度增高或雾霾天时,适当佩戴。
□相关链接
PM2.5口罩国标有望出台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两细”。一是以PM2.5为代表的细颗粒物,二是以H1N1、H5N1、MRSA等为代表的细菌病毒。细颗粒物、细菌等通过呼吸途径吸入人体,引发呼吸道和内脏器官疾病。目前,《抗菌防霾日用口罩》和《抗菌防霾日用无纺口罩》两个标准已获得质监部门的批准备案,将有望升级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中国抗菌协会秘书长张迎增提醒市民,口罩材质、使用寿命、技术水平等因素是界定口罩质量高低的标准,消费者如无特殊需要,不必抢购标有各种功效的“概念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