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杀虫剂即将过时 转基因技术或成灭蚊利器
Eedu.org.cn 作者:过客    文章来源:腾讯科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12
 

杀虫剂即将过时 转基因技术或成灭蚊利器

 
科学家借助转基因技术成功破坏蚊子精子中的X染色体,使蚊子的后代95%都为雄性。
 
杀虫剂即将过时 转基因技术或成灭蚊利器
 
只有母蚊子在吸血的时候传播疟疾。
 
腾讯科学讯 疟疾仅依靠蚊子传播,尽管捕捉或者喷洒杀虫剂能够减少蚊子数量,但是疟疾每年持续杀死成百上千人,而且大部分都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借助性别缺陷策略控制蚊虫种群的想法在60多年前就已经被科学家提出,但是这事实上是首次进行验证。
 
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Andrea Crisanti教授和Nikolai Windbichler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将一种黏菌基因移植到非洲疟蚊身上。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名为核酸内切酶的生物酶,当它识别出一种特殊的序列时就会破坏DNA。
 
研究人员在5个笼子中各准备了50只母蚊子和50只公蚊子,并且引进了150只性别扰乱的雄性新蚊子,四代之内母蚊子的数量就骤然下降。在经历了数代之后,其中4个笼子的蚊子完全灭绝。这是因为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X染色体被破坏,留下很少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来形成雌性胚胎。
 
Crisanti称他的团队借助了一种意外的巧合:核酸内切酶的目标序列在蚊子的X染色体中非常丰富。当蚊子或者人类的精子正常产生时,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各占一半。而在新培育的蚊子种群中,攻击X染色体的核酸内切酶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被激活。这样就使雄性几乎不形成含X染色体的精子,它们的后代超过95%都是雄性。
 
重要的是这种变化是可遗传的,因此雄性蚊子会将它传递给大约半数的雄性后代。这就意味着,如果对一个种群施加人为压力,这种特性就能够传播,直到雄性只产生雄性后代,或许会完全根除蚊子种群。
 
Crisanti教授解释称,这些效果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只有母蚊子咬人并传播疟疾。因此母蚊子数量的减少或许会延缓疟疾的传播。尽管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进行野外实验,但其它的研究人员称,这项技术标志着我们朝向一种遗传控制策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过客/编译)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