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慢食协会2006年在意大利都灵举办“地球母亲”活动,有9000多人参加。
大嚼汉堡包激怒美食家
1986年,意大利罗马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业,它坐落于历史上著名的西班牙广场,紧挨着阶梯。一天,意大利记者、美食专栏作家卡洛·皮特里尼(Carlo Petrini)看到了令他痛心的一幕:几十个学生围坐在广场台阶上,人人手持一个汉堡,正以最快的速度集体大嚼特嚼。
在以传统美食自豪的意大利,这近乎“羞耻”的一幕激怒了美食家卡洛。就在这一年,他带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发起抵制快餐、倡导“慢食(slowfood)”的活动。他发出警告:“我们成了速度的奴隶,我们都感染上了同样的病毒:吃速食。我们必须从餐桌开始反抗。”抗议者们决心抵制以快餐和跨国公司超市食品为特征的饮食文化,倡导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烹饪方法,采用当地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禽畜。
他们的主张得到很多人的支持。1989年,15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巴黎,签署了《慢食运动宣言》,同时国际慢食协会正式成立,其标志是一只蜗牛。
2004年,慢食运动倡导者卡洛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人物,对其的评语是:“慢的革命者”。

加拿大摄影家格里高利·科尔波特历时数年拍摄的“慢摄影”系列作品《尘与雪》之一
慢食运动遍布150国
走上正轨的慢食运动除了坚持最初的愿景,目标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食品生产不图速度快和规模大,扶持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反对使用农药;向包括监狱犯人在内的公众传授园艺技术,提倡良知消费,不购买对人类、动物和自然环境造成伤害的商品。慢食运动的口号是:“优良、洁净和公平的食物”。
据国际慢食协会官网发布的最新信息,目前其分支机构已遍布世界150个国家,约有1500个分会,超过10万名会员。协会旗下约有400个“食材守护”(Presidia)项目,专心保护各地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和加工食品;还有约1000个“非洲菜园”(Gardens in Africa)项目,给非洲的小型农业生产者以资助;以及约1500个“味道方舟”(Ark of Taste)项目,致力于保护受环境恶化和工业化生产模式威胁而濒危的食品。
国际慢食协会总部设在意大利都灵附近的小镇布拉(Bra)。布拉明确规定:禁止车辆进入老城区的某些街道,在一些历史建筑区域禁止连锁超市与霓虹灯;给予家庭式小型产业最好的店面;市政府补助建筑物翻新,采用能展现当地特色的金黄色灰泥与红瓦顶。为了避免人们工作过度,布拉的每家小型食品店都会依据意大利传统,星期四、星期天休业。
协会在布拉还开办有美食学院,提供有关食品科学、文化和旅游方面的课程。从2004年开始,协会每两年在都灵举办一次名为“地球母亲”的大会,重点推介来自世界各地小规模生产者们制作的优质特色食品。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慢食协会忙碌的一年,几乎每个月都组织活动。譬如1月在德国柏林发起“我们厌倦了”,30万农民、养蜂人和消费者上街游行,希望改变现有食品体系;3月,巴西女厨师雷吉娜·切利现身意大利,为大约100个人烹调她最拿手的巴西“贫民窟有机食品”;4月,协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发起了“喂饱5000人”的免费午餐活动,所采用的食材都是不符合超市零售标准,原本要被扔掉的果蔬,诸如畸形土豆、歪扭的胡萝卜和特大号茄子等,目的是反对食品浪费;8月,协会发起了毛里求斯地球市场活动,宣传慢食哲学;10月在都灵举办了“地球母亲”展销会,吸引了22万人,而都灵市区的人口也就100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