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落户珠海东澳湾 |
作者:苏振华 文章来源:大洋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4 22:54:2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酝酿已久的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淇澳基地规划方案日前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局验收。作为国家惟一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它集管理指挥、科研、救护于一身,建成后一次可对4只白海豚实施救护,从而有效遏制珠江口流域中华白海豚锐减的局面。
救护中心室内恒温恒湿 记者昨天从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基地选址珠海市东澳湾,占地8675平方米,形似临海而起的“三角绿舟”。 主体建筑由办公楼、综合楼以及白海豚救护中心三部分组成,集科研、救护、生态旅游等为一体,外围配套建设景观步行道和具有观光性质的码头。 在结构功能上,救护中心设计更别具匠心,采用了高性能环保材料和安全性构造,室内恒温恒湿,符合白海豚生活习性。 水池海水要经特殊净化 救护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暂养池、恢复池和救护池三部分(不具备表演池),以后保护区管理局接收到的病豚可在此集中养护。 据管理局高级工程师万焕通介绍,救护中心设计上,仅水池深度的确定就参考了美国等国家的经验。海豚习惯水深为4米,中心水池除救护池为方便操作定深2米外,其他两个水池均为深度4.5米,面积为78平方米和210平方米的大池。 为保证水质安全,救护中心用水将统一取用离东澳湾海岸线150米开外的海水,经特殊净化,酸碱度、大肠杆菌数等10多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才能排入水池。 按目前的规模,救护中心一次最多可实现对4只成年中华白海豚的救护。另据了解,考虑到东澳湾水深不够、容易搁浅的情况,治愈后的中华白海豚将通过专门途径送往其他安全海域放生。 珠江口白海豚锐减 据介绍,珠江口珠海及周边海域仍是我国中华白海豚最大的群体栖息地,但受浅海围垦、水下爆破、水质污染、渔业过度捕捞等影响,目前这里的中华白海豚数量已减至1000至1400只,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03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升格国家级,今年初在珠海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基地建设用地得到落实。 据悉,上述规划为基地建设一期方案,预计远期二、三期建设将逐步完善海域配套设施建设,并逐步转入尝试繁殖计划。当前基地规划建设已纳入国债和省财政项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