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安徽:主体功能区促进绿色发展
作者:杨丁淼 张紫赟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3 3:37:5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合肥11月22日电(记者杨丁淼张紫赟)山里的辣椒红了,在安徽省石台县八棚村的蔬菜转运中心站,村支书潘卫东正忙着组织农民集中出售辣椒。尽管临近尾季,收购现场依然火爆。

  这是中国中部的一个小山村,石煤、石灰石、满山林木……丰富的资源皆是自然的馈赠,潘卫东的祖祖辈辈一直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90年代中期,村民们曾集资建设了2000亩中龙山林场,承载着村民们的“致富梦”。

  如今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代替了采矿伐木。那片早已成材的树林,不曾砍伐过一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由于缺少国土空间整体规划,一些地方出现了占用土地或其他资源过多的情况。

  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改革委按照开发内容,将国土空间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

  石台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该县陆续关闭了40多家矿山企业,并下大力气做好矿山的复耕复绿工作,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80%以上。

  “十二五”期间,主体功能区战略使得中国国土开发格局更趋科学合理,多个中心城市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减少,农村综合环境治理得到加强。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表示,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绿色发展与协调发展的有力推手。

  中国地方正在积极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安徽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2005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转移支付资金9300万元对山区县生态保护予以补助,下一步还将积极推进“多规合一”试点。

  安徽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全军表示,未来主体功能区建设仍面临不少难题,例如其划分和管理的有关操作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依然不好调和。

  李全军建议,应尽快建立健全保障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政策体系,对限制开发区域与禁止开发区域的需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