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湖南岳阳砷污染调查:官员坦言打了“擦边球”
作者:曹昌 张开宏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8 9:09:0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企业常年排污“有术” 数十万人遭遇饮水威胁

  

湖南岳阳砷污染调查:官员坦言打了“擦边球”

  这是建在新墙河上的岳阳县自来水厂取水塔(9月10日摄)。湖南省岳阳县饮用水源日前受到砷化合物污染,造成县城8万多居民饮水困难,经过启动应急供水方案、开闸放水等措施,危机有所缓解。 新华社记者明星摄

  “岳阳砷污染”地方政府打“擦边球”

  “看似责任在企业,实际根源在当地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政府不作为’是导致污染事件的根本原因。” 9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岳阳县砷污染事件直言不讳。

  9月8日,岳阳县新墙河的饮用水污染被确认为是砷污染。此时,国家环保总局派出的工作组赶赴涉嫌肇事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初步认定这起污染事件是由涉嫌企业常态性排放所致。

  那么,企业常态性排放为何没有处理?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真如潘岳所说的“政府不作为”吗?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0万余居民饮水威胁

湖南岳阳砷污染调查:官员坦言打了“擦边球”

  新墙河,发源于平江县宝贝岭,流经临湘、岳阳,最后注入洞庭湖,全长仅108公里,在中国地图甚至是在湖南地图上都很难被找到。但这条默默无闻的小河,却因为砷污染“一夜成名”。

  9月6日,岳阳县环保局在对新墙河的地表水进行例检时,发现砷含量超标。再次采样,再次检测。9月8日,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水体砷超标10倍。这意味着,岳阳县城10万余居民及下游沿线的6个乡镇群众的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据了解,砷的化学名称为“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高毒性,为致癌物。如果是慢性中毒,将导致肝肾损害与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最终可致肺癌、皮肤癌等。

  9月8日下午,岳阳县委、县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并做出决定:组织力量,检查污染源;加大监测频率;尽快向社会公布,饮用水不能饮用,同时组织供水。

  当晚,岳阳县环保、卫生部门开始排查污染源,通过对不同取水点的多次取样检查,确定污染源就在上游50公里处临湘市桃矿街道办事处辖区内。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