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南5年内将再投入70多亿治理九大湖泊污染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19 17:27:5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近日,从云南省政府召开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会上传来消息:“十五”期间云南省共投入40.8亿元治理九大高湖泊,取得明显成效。污染较重湖泊水质恶化得到遏制,多数湖泊水质稳定,部分湖泊水质有所改善。“十五”以来,云南省对滇池草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洱海、泸沽湖、程海、异龙湖等九大湖泊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为湖泊的保护与治理提供了依法保护、依法治理和严格执法、严格管理的法制环境。各有关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密切配合,初步建立了湖泊保护治理综合协调机制。 在此基础上,各级财政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科学治水。5年来,省政府每年安排治理专项资金5000万元,省级有关部门争取国家资金7.26亿元,九湖水污染治理投资达40.8亿元。除滇池治理投资基本与“九五”持平外,其余八湖投资增幅高达200%以上,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治理中,他们及时针对湖泊保护与治理难点,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截至去年底,九湖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281个治理项目开工率达94.7%,完工率达88.6%。 沿湖各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统筹考虑九湖的综合防治与城市建设。在九湖流域新建和改造生活垃圾处理场13个,垃圾处理能力达1580吨/日。新建污水处理厂1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万吨/日。新增污水管线73.9公里,建设城镇中水回用站39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整治入湖河道16条,治理小流域38条。退田还湖1.3万多亩,建成河道减污人工湿地9处,恢复建设湖滨带8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同时,在沿湖农村建设沼气池、卫生旱厕、垃圾收集池,实施湖泊污泥疏浚等,九湖流域生态得到了一定的修复和保护,湖泊整体环境有了较明显的改观。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抚仙湖、泸沽湖保持地表水一类标准,程海、阳宗海由三类水恢复到二类水标准,洱海保持三类水标准,滇池外海、异龙湖水质由劣五类上升到五类标准,滇池草海、杞麓湖维持劣五类标准,星云湖水质由四类下降到五类标准。 据悉,省政府今年作出决定,将九湖治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由50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十一五”期间,云南省九湖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项目共有184个,总投资70.19亿元,比过去的5年将增加约30亿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