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恐龙灭绝最新研究:火山喷发和陨石撞击全遇上了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7/8 17:16:5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根据本周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则研究“End-Cretaceous extinction in Antarctica linked to both Deccan volcanism and meteorite impact via climate change”显示,在著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之前,巨型火山喷发和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揭开了白垩纪生物大灭绝的序幕。 这些发现来自对于南极洲化石的详细分析,表明了当时的几十万年中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一次双重灾难。
非鸟类的恐龙与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物种一起,在白垩纪古近纪分界时发生的一次大灭绝事件中消失了,这大约是6600万年之前。 导致这一灭绝事件的原因仍存在争议,很多人把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认为是主要原因,印度的德干暗色岩火山省的巨大火山喷发被认为是次要原因。然而这两个事件的时间很接近,化石证据不完整,使得区分它们很困难。
美国密歇根大学Sierra Petersen和他的研究团队从南极西摩岛发现的高质量且完整的化石记录中研究了此次灭绝事件。研究者使用了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方法——碳酸盐二元同位素古温度测定,让他们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出白垩纪与古近纪分界时记录在软体动物贝壳中的温度变化。 研究者显示,物种大灭绝和两次温度的迅速上升是对应的,第一次灭绝事件与德干暗色岩火山开始爆发对应,第二次规模稍小的灭绝事件和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及白垩纪与古近纪的界限世界更加接近。 研究团队提出,在分界之前的灭绝事件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压力,使生态圈更容易受到陨石击中后第二次灭绝事件的影响,然而分离第二次灭绝事件中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各自的作用依然很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