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协调共进壮大县域经济 |
作者:徐爱民 严鑫 文章来源:人民网-华东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26 0:33: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徐爱民 严 鑫 如何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县域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江苏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认为,关键是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和谐的理念推进经济社会等各项工作。 大力引进外资 调整结构,提高水平 “对外开放是如东县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切实加大推进力度,努力形成大开放、大开发的格局。”谈起如东经济发展,周铁根开门见山。 凭借黄金海岸线、东方大港等资源优势,如东县进一步加快主要园区、重点地区建设,强化载体集聚吸纳功能。按照“全县共建、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要素集合”的原则,该县合力推进开发区新区建设,调整区内产业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区内道路、绿化、供气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进区项目的建设速度,尽快把新区建成全县重大项目的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区。以洋口化学工业园、国家级中心渔港、金蛤岛度假村、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项目为载体,积极发展化工、渔业、物流、旅游和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将小洋口地区建成国内一流的“高科技、生态型、园林式、专业化”全国精细化工集聚区、江苏沿海最大的新兴渔港和南黄海特色旅游集中区。 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如东县巩固、拓展外贸基础较好这一优势,通过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出口大户,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该县拓宽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的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提高外经发展质量。 加快产业集聚 筑高平台,提升竞争力 如东县为推进产业集聚,确立主导产业意识,找准产业定位,确立产业集聚发展目标。依托沿海开发、洋口港物流,围绕优势资源、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通过重大项目和优势企业带动,做大已有集群规模;通过延伸配套、要素整合,推动板块经济的规模扩张;重点发展化工、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提升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等产业,努力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业链完整、配套能力强的产业集聚基地。 周铁根表示,产业集聚是如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后5年,全县上下要更加重视产业集聚,以此提升经济发展层次,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如东县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研究和细化专业园区规划,推动重点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资源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洋口港临港工业区重点发展石化、冶金、能源等基础产业,洋口化工园区重点发展污染物可治理、低排放的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新区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洋口港,是如东县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如东县的崛起、赶超、跨越,要靠洋口港;要提升在南通、全省的位次,也靠洋口港。因此,全县要高点定位,力争5至8年再造一个新如东。”周铁根强调。 在港口定位上,如东坚持以工兴港,以大项目带动港口建设,努力把洋口港建成江苏出江入海的大通道、长江口北侧重要中转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组合港;在产业定位上,加快发展石化、冶金、能源、物流等产业,努力把洋口港打造成江苏沿海重要的冶金基地、长三角重要的物流中心、全国绿色能源基地和具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石化基地;在港城定位上,加快县城延伸,规划建设长沙新镇,配套建设现代物流园区、行政管理中心、商贸商务中心、配套生活社区,努力把长沙建成一个适宜人居、生态环保型的海港新城;在集疏运定位上,加快高速公路、疏港铁路、洋口运河、洋口大道等外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对外连接通道,努力健全快速便捷的集疏运体系。 按照建设现代大型深水海港的远景定位,如东继续深化和完善洋口港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临港工业区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港城一体规划的修编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规划的编制工作。 实践统筹发展 城乡共荣,人与自然共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如东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要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周铁根说。 为此,如东县坚持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和谐。大力培育各领域、各层次、各类型的创业主体,努力造就一支以各类企业为平台、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自办企业等多种形式为切入点的本土创业大军;大力推进各类特色民营创业园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强园区项目吸纳功能,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更优的创业平台。 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如东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改厕、河道清淤,全面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工程,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加强农村文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改变农村面貌。 如东县坚持“完善老区、建设新区、接轨港区”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一城两港”(县城、洋口港、洋口渔港)的空间格局,全面加快以县城为主体,洋口港区和小洋口新城区为两翼的新型海港城市建设步伐。县城建设方面,着力抓好老区改造建设,整治城中村,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郊,不断改善环境、完善功能;着力推动港城一体、互动发展,通过建设高等级的连接通道,缩短县城与“两港”以及“两港”间的时空距离。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50万人左右的功能齐全、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时代气息、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于一体的新型中等海港城市。小城镇建设规划方面,如东将镇工业集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建设等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吸引要素集聚,合理引导集中发展;以提升城镇功能为重点,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功能配套,扩大镇区规模,提高城镇容量,努力做大、做优、做美一批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 “社会和谐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顺利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注重以人为本,坚持构建和谐社会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统一、整体推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受益度和满意度。”周铁根说。目前,如东县正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倡导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文明风尚,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努力构建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