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小秸秆电” 是农村能源供给的新途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慧聪化工资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3 8:40:4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每年夏收季节,我国北京许多农村地区都照例会浓烟滚滚。田地里腾腾燃烧的秸秆,在消费着大量宝贵资源的同时。也在污染着环境。有些公路由于浓烟滚滚而难以通行。由于秸秆大量随地燃烧,造成集中污染,大气能见度大大降低,甚至还出现过成都双流机场、石家庄机场的飞机因此而停飞的事件发生。迫使禁止在一定区域内焚烧秸秆等农产品废弃物。此项禁令并非为了节约资源,只是为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无奈之举。如果在一定区域之外呢?烧不烧秸秆不就又是农民自己说了算?秸秆发电厂,这种看起来于农民、于企业、于社会都有利的“多赢”产业为什么就没有引燃呢?甚至是“引而不燃”呢?笔者认为,寻找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尤其是适合中国广大农村“乡情”的秸秆处理方式是关键所在。正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利用模式,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只能看着这些秸秆资源被白白烧掉。那么,目前有没有好的模式呢?我们认为,“小秸秆电”就是解决中国广大农村能源供给、提高农民收入的良好途径。

  所谓“小秸秆电”,指的是小型的秸秆发电系统,当然发电的燃料可以包括谷壳、稻草、木材等其它生物质资源,但我国农村农产品废弃物绝大多数还是以秸秆资源为主。所谓“小秸秆电”,定义在装机容量3000千瓦以下,区别于大型的生物质发电系统。“小秸秆电”的称呼也有与小水电类比的意味在内。我国从2003年起就在全国二十多个县启动了“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小水电工程仅适合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尤其是部分山区及丘陵地带,对于不具备这类条件,但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的广大平原地区,我们认为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小秸秆电代燃料工程”。显然,这项工程的受益群众将更庞大,影响也将更广泛。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