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三江源生态保护区不提工业化口号
作者:任晓刚、杨寿德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5 23:56:1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社西宁11月5日电(记者任晓刚、杨寿德)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区之一。对于三江源地区的发展,青海省坚持保护第一,不提工业化口号,不考核GDP增长指标。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总面积约31.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保护区,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个地区,素有“中华水塔”的称谓。2000年,我国政府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涵盖了青海省的4个民族自治州、16个县,涉及近70万人口。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三江源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草地畜牧业为主,产出很少,现代工业几乎为空白。

  青海省副省长李津成说,三江源地区特殊的生态地位决定其生态价值高于一切,这一地区的主要任务不是创造GDP和财政收入,开发和建设必须服从于生态保护。三江源地区的发展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在国家的支持下,放弃牺牲生态效益追求物质效益的发展模式。

  他说,三江源地区要转变依赖生态和自然资源的过度投入实现数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这一地区不提工业化口号,不考核GDP增长指标,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保护生态和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各级政府主要的考核指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