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世界屋脊"未解之谜 青藏高原为何迎来科考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7 9:30:4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今年10月以来,已有三支规模较大的科学考察团进入青藏高原:

  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四国科学家和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研究人员,首次联合对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另一支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来自地学、生物学、民族学等自然与社会学科专家组,赶赴滇西北、川西南和藏东南的大香格里拉生态文化圈,进行自然与人文的综合考察;

  而继我国科学家2005年首次成功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后,中国科学院也再次组织科考队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

  近几年,地处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珠穆朗玛峰、可可西里、羌塘无人区等地,成为全球科考热点地区。那么,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缘何拥有如此大的科考魅力呢?

   奥妙无穷的“世界屋脊”有着许多未解之谜

  中科院资料表明,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其平均海拔5023米、总面积为260万平方公里,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以及新疆、甘肃、四川及云南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它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

  

世界屋脊

  一支登山团队从珠峰海拔6500米营地向海拔7028米的营地攀登。近年来的观测发现,珠峰地区绒布冰川正在强烈退缩,冰川消融加速,消融区在扩大。中国科学家通过地质遥感监测和深入现场调查发现,20世纪70年代,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为48859.18平方公里。到21世纪初,冰川的面积为44438.4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147.36平方公里。

  奥妙无穷的“世界屋脊”有着许多未解之谜,它是人类探秘地球之宝地。

  专家表示,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进行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可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诸多服务。

  图为一支登山团队从珠峰海拔6500米营地向海拔7028米的营地攀登。

  8月下旬,记者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深沟窄涧采访时,所经之处,山顶白雪皑皑,寒气袭人;河谷鲜花犹存,绿树成荫。许多村落掩映在卷天连地的原始森林中。抬眼望,山顶白雪与浓雾结伴萦回;侧耳听,阵阵松涛中夹杂着鸡鸣狗叫声;漫步行,河谷平野里成群牛马在明媚阳光下悠闲戏草。如此奇特景致,大概只有在青藏高原腹地才能见到。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青藏高原长期少为外人所知。唐代文成公主从长安进藏,艰难跋涉三年才到达拉萨。直至上世纪初,其主体西藏高原仍被视为“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的难及之地。

  庞大的青藏高原地貌极为奇特:边缘高山环绕、峡谷深切,内部山脉耸立、湖泊盆地棋布。高原上除著名的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系和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外,还分布着4.6万多条冰川,其面积占亚洲山地冰川的40%。

  

世界屋脊

  牦牛驮着登山物资通过海拔6000米一带的珠峰东绒布冰川区。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10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这里的水能蓄积量约占全国水能总量的44%,湖泊总面积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2%。

  统计表明,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有1.3万多种,陆栖脊椎动物近1100种,均占全国物种总数的45%左右。尤其是西藏境内的生物物种极为丰富,被誉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 另外,它还是一个丰富的矿产“聚宝盆”。

  青藏高原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分为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亚热带山地和热带北缘山地,依据水份状况又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等13个气候类型区。

  据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刘小汉介绍,8亿年前地球上可能根本不存在亚洲这块陆地,当时,现在的北极并不在北极,青藏高原中的羌塘高原在南极,塔里木地块最古老的岩石还埋在万米深处,其地块年龄尚不可知。所以,构成后来青藏高原的几个陆地块更早以前分布在什么地方、按照什么顺序先后碰撞,又经过怎样具体的转动和漂移才走到现在的位置仍是未解之谜。

  另据了解,青藏高原本身复杂的气候、高原生物的蕴育、冰川的形成与消退等,也都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焦点。

  

世界屋脊

  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纳西族村寨。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