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发展纪实 |
作者:马顺龙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8 9:18: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转变观念创新路理清思路求发展 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位于武威市东北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规划面积为18.16万公顷,其中,重点建设面积1万公顷。主要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繁育研究、沙漠生态综合治理和多种经营活动。2005年与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合署,建立市级沙产业开发示范区,并挂“阳光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牌子,积极开展沙产业开发试验示范工作。 2002年2月,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把中心的发展置于全省、全国和世界的大背景下来思考,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濒危珍稀动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改革的大趋势,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中心事业长足发展成为本届领导班子冷静思考、全面分析、努力探索和解决的课题。他们首先把提高职工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作为中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狠抓职工学习和素质教育,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学教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中心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一支高素质队伍,以与时俱进的思维和全新的工作方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为提高中心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奠定了队伍基础。在充分调查研究、多方探讨论证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及目标: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坚持以发展统领全局,以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坚持一个不变”,即坚持原林业部规定的基本任务不变,在突出濒危动物保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东沙窝沙漠生态综合治理和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实现自我发展。 目前,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已引进和繁育赛加羚羊、普氏野马、金丝猴、野骆驼、扭角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1种,232头(只、匹);累计营造以梭梭、桦棒、沙拐枣、红柳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11.9万亩,封沙育林(草)15万亩,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15%提高到了50%以上;于2002年加挂“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牌子,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逐步形成了集生态观光、动物观赏、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特色景区。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切实加大沙产业开发建设力度,建成沙产业馆、高洁净小球藻试验示范光合工厂、沙生植物园、防沙治沙示范基地、优质花卉繁育栽培示范基地、优质酿酒葡萄栽培基地和林纸一体化生态示范园,努力把示范区建成沙产业发展的样板,政府指导沙产业的有效载体,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树立典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