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长三角之痛 江南“水乡”闹“水荒”
作者:姚润丰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8 9:21:3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小桥、流水、人家……”是人们心目中江南水乡的印象。然而,记者近日随节水中国行中央新闻采访团在浙、沪、苏地区采访时了解到,这个雨量充沛、河网纵横的长三角地区却一片“喊渴”:经济列车高速运转的背后是“供水危机”的警报频频拉响。

    江南水乡闹“水荒”

    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日前向记者介绍了他在苏南地区调研时听到的“民声”:“现在腰包鼓了,楼房新了,但水黑了,病多了,心里害怕了。”记者的实地采访印证了翟浩辉的“真实之听”并非夸张:

    上海市去年对16条河道的水质情况进行了一次评价。结果显示,仅14%的河道水质优于3类,但主要集中在崇明岛。22%的河道水质仍为5类,还有40%多的劣5类河水。

    “我们的内河水质太差,长江来水偏少,东海咸潮频发,四面环水的上海可饮用的水源实在太少了!”坐拥长江、黄浦江两条大河,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沈依云却发出这样的感慨。

    江苏、浙江的水资源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陆桂华介绍,江苏的水资源量只为全国人均的六分之一,而70%以上的河道湖泊污染严重,南京、无锡、徐州、南通等地的城市河流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鱼虾绝迹。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章国方表示,浙江的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杭嘉湖及宁绍地区经济发达,耕地占全省近一半,但水资源却只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不到,而且河网与部分河流水污染正在加剧。

    长三角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也许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最有发言权。“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为177亿立方米,而流域用水量已达316亿立方米,供需缺口很大。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总量还将进一步增加,水乡势必需要从外大量调水。”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叶寿仁十分担忧地说。

    治污就是最大的节水

    “长三角水脉所系的太湖流域不缺水,缺的是好水,多的是污水!”叶寿仁说,由于水污染严重,太湖流域整体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弱,水生态环境堪忧。目前,太湖流域河流水质全年综合评价为1至3类水的河长,仅占总河长的10.3%,超标河长达到89.7%;太湖70%的水体已富营养化。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