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三只猛虎挡住中水去路
作者:郑杉杉  文章来源:信息产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4 23:37:5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中水设备多为“面子工程”

  ●传统工艺水质难保障

  ●节水意识普遍淡漠

  近日有数据表明,在北京市200多家已经建成中水处理利用设施的社区中,正常运行中水设施的小区还不到30家,绝大多数中水设备成了摆设。而隐藏在这一现象之后的背景是:北京市每年缺水量达到300亿吨;北京市统一(自来)水价3.7元&吨,而中水价格为1元&吨;自2001年以后,北京市规定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新建居民小区必须使用中水。

  为什么在严重缺水的大前提下,省水又省钱的事儿却没人愿意干?

  ●建管分离导致“面子工程”

  “北京市许多新建小区的中水设施都是‘面子工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称。因为政府部门有硬性规定,5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及3万平方米以上的写字楼、酒店必须使用中水,否则难以通过验收关。但是“由于现在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不是一家了,也就是说开发商要前期投入一笔中水设备费用,而使用中水的后续收益包括节省下来的小区管理和绿化所使用中水与自来水的差价,这部分利益归物业公司所有,所以很多开发商会选择尽可能少花钱能混过验收就行了,根本不讲究设备质量和使用效果”。

  有开发商对此作了进一步解释,“按规定,开发商肯定会在前期建设时预埋中水管道,该有的中水处理系统也会有。不过目前很多开发商的做法是前期设备做完了就放在那儿,不去市政接中水,所以小区冲马桶、绿化等用水用的还是自来水。”至于为什么不去市政接中水,“因为政府没有强制性规定,而接中水又要出一笔费用。”

  与之相对的,物业公司对使用中水的态度积极。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小区的物业公司,得到的回答都是希望小区使用中水,但如果小区没有自建中水设备,市政中水是否通进小区物业公司没有控制权。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