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深圳将投200多亿治水 "五位一体"构建生态型水利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南方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7 23:14:1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南方网讯记者从今天(12月27日)结束的广东省委省政府水利工作暨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现场会议上获悉,经过三年努力,“五河一堤”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建设总进度超过85%以上,完成了2宗工程建设任务。 据悉,深圳市共有6宗工程列入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项目,即深圳河治理三期工程、龙岗河防洪治理工程、观澜河防洪治理工程、新洲河综合整治工程、深圳水库排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西海堤达标加固工程,简称为“五河一堤”工程。 12亿资金100%到位 深圳每年将“五河一堤”工程列入市、区两级政府重点项目,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到位。目前已落实资金约12亿元,资金到位率100%。“十一五”期间将抓住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契机,以点带面,不断加大水利投入,总额达200多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将用来建设生态型水利防灾减灾工程。 有关部门介绍,深圳改变了过去重防洪轻生态的旧观念,把防洪安全与经济发展、城市生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理念,赋予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新的内涵,努力建设生态型、多功能水利工程。 让河流恢复自然生态 深圳市水务部门介绍,深圳改变了原来的治水理念,原先“五河一堤”工程设计以加高堤岸为主,河道裁弯取直,完全把人与水分隔。后来他们推翻了原有设计,以水环境综合整治为目标,运用综合措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在河流走向上尽量保持自然状态,建造公园湖泊湿地,利用复式断面建设景观休闲平台,营造亲水、近水的滨河活动空间。 据悉,深圳将防洪工程与城市生态相结合,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突出自然生态概念。“五河一堤”工程中部分河段已进行了生态化,特别是条件比较成熟的郊区河段,尽量保持原生态状。“十一五”期间将下大力气对茅洲河流域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初步投资估算近60亿元。 大堤变身“步行长廊” 水利部门表示,“五河一堤”工程建设,按100年一遇设防,重点地段达到200年一遇的标准。只有发挥了防洪功能,保障了防洪安全,才能使居民安居乐业。结合生态市建设规划,逐步恢复河道、海堤的生态功能,打造生态廊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现在在西海堤堤外滩涂建红树林生态湿地,既起到了消浪减灾作用,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与气候,同时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结合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主要河流沿线两岸建设“步行长廊”,以“还水于民”为宗旨,结合河道的水体和绿化环境,进行改造设计,在不同河段形成不同特质的步行环境,使沿河岸线成为集娱乐、运动等多种活动的滨河休闲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