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立中国式的“环境善治” |
作者:夏光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 8:36: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2007:环境保护将会更加强硬和严格 展望2007年,人们对我国环境保护怀有较强的信心,总体上相信环境保护将会更加强硬和严格。产生这种信心的原因,一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念从根本上保障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稳住了人们的信心。二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加快,环境保护法律在全社会法律意识提高的大背景下也会日趋严格。三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还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人们对此有目共睹,相信加强环境保护还有很大的空间。 新的一年,全社会对环境保护也怀有较高的期待:一是希望像温总理要求的那样:“环保政策和执行力要象钢铁一样坚硬,而不是像豆腐一样软弱”,建立环境保护的真实权威,从根本上改善基层环保部门能力薄弱的状况,使环境保护部门逐渐变成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强势力量。二是期待环境状况得到切实的改善,逐步走出长期存在的“环境形势严峻”的局面,特别是解救和扶持那些受环境问题危害和困扰的弱势群体。三是通过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各种措施,根本改善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使经济发展不再对环境造成过大压力,缓解人们对我国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忧虑。2007年将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天时地利人和俱备,有可能成为扭转环境形势的开始之年。 与这些社会期望相对应,2007年将会在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方面采取更多具体的行动,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对环境保护规律的认识,把“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把工作重心更多地转移到抓落实、抓实干、抓细节、抓基层。因此,“环境战略”、“环境法”、“加强基层环保年”等将会是2007年的关键词。可以说,如果2006年是历史性转变的“决策年”的话,2007年将是“行动年”。 2007年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十分明显的。目前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一些环保部门没有也不清楚如何把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与自身的具体工作联系起来,大部分地方基本上还是延续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和做事方式,就环保谈环保多,难以深入剖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无法回答环境保护如何优化经济增长,可以想见,环保部门以这种认识水平去向政府报告和请示工作,说服力不强。二是环保工作的实际工作条件(如机构、素质、能力等)难以有较快较大的改变,环保部门“地位苦涩、关系青涩、囊中羞涩”的状况不会一夜消除,这都是最直接的制约。国家环保总局通过调研总结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涉及思想认识、法制建设、能力建设、体制机制、基础工作、环境管理、工作作风等七个方面的153个问题,也反映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环境决非轻松。 (作者单位: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