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江苏:四项举措保护南京水环境 |
作者:俞巧云 颜芳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6 12:56:1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南京今年要以全市为单位总体全面达小康,还有4项指标要冲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其中之一。1月15日开幕的政协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致公党南京市委员会就如何保护好南京市水环境建言献策。 南京自来水水质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去年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南京水源地水质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最佳。但这并非意味南京水环境高枕无忧。 第一,南京水源地单一,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薄弱。南京城区水源地均来自长江,其中夹江段梅子洲头到洲尾全长12.6公里的水源地,承担主城3/4的供水任务。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外江水源地被城市圈和化工园区所包围,水源地取水口与排污口交错分布,沿江分布的化工企业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运输、储存等,皆有可能因发生事故而造成水源污染。 第二,城市水环境治理手段单一,调水释污仅为权宜之计,且成本过高。引江入河是目前改善秦淮河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若要保持秦淮河良好的景观水标准,丰水期除了可以从上游石臼湖自流引水外,还需从长江引水5亿方,枯水期需从长江翻水2.3亿方,每年的调水费用高达3100多万元,如遇重大活动,更需加大调水量。而事实上,引水释污并不能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削减,同时污染物的迁移还会侵占下游水体的环境容量。引水改善水环境的范围是局部的,时效也是短暂的。 为此他们提出4条建议: 从源头抓起。由市政府牵头,控污、调水、生态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考虑,从根本上改变依赖调水的状况,立足于补源、控源及流域水循环调控来真正改善南京市水环境。 实施取水口整治。取水口要布局在岸线稳定、上游没有污染、不产生严重淤积的畅流河段,沿岸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站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建立备用水源。松花江流域水质污染造成哈尔滨市全市停水的教训敲响了警钟,丰富应急手段、完善应急预案中必须加入开发不同水系的后备水源地建设内容。南京有着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作为一种资源,不能盲目开采,但也不是完全不可利用。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勘探,选择可行位置进行打井取水,采补平衡,建立一个日取水量在30—40万吨的地下水厂,作为地表饮用水源遭到突发性事故污染的应急备用水源。 强化监管。建立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环保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城区水系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情况,公布重点排污单位排污状况,发动公众参与监管,畅通举报渠道,加大处罚力度,对举报有功个人给予奖励。(俞巧云 颜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