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滇池治理现状:生活污水仍为滇池污染主因 |
作者:李丹丹 文章来源:昆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8 13:33:5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记者昨天(27日)从省政府获悉: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环保局牵头,省经委、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等部门共同组成调研组,于2006年9月-12月对滇池水污染综合防治开展了全面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在已监测的19条入湖河流中,90%以上的河道水质均为劣5类,上游水质优于中下游。据悉,这是我省首次组织大规模调查滇池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调研组首次摸清了入滇池主要水系有l2个,主要入湖河流29条。据昆明市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滇池水质1988年以来基本为5类、劣5类。现草海水质劣5类,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水质5类,属中度富营养状态,与保护目标差距甚远。在已监测的新老运粮河、西坝河、船房河、篆塘河等19条入湖河流中,90%以上的河道水质均为劣5类,上游水质优于中下游。 调研表明:在入湖污染总量构成中,城市生活污染仍占主要地位,占入湖总量的52-74%。流域污染负荷主要来源城市生活。随着昆明市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负荷急骤增长,由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滞后,不能彻底、有效收集污水,旱季仍有40%以上的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相比,入湖主要污染负荷总量仍呈大幅上升趋势。 调研组认为,近期,应以实施环湖截污、环湖生态、流域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流域水资源内补外调四大工程为重点。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目前污染源控制的重点仍应放在城镇生产、生活源上,污水处理要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在加快实施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分散处理上,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治和过程控制,确保建设效益发挥;新城区的建设必须同步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努力做到发展不增污;入湖河道的整治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主要目标,实现清污分流;下决心实施“三退三还”,稳步推进湖滨生态带的建设;抓紧做好水源区保护和外流域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先期启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做好掌鸠河引水工程的后续配套工作和清水海引水工程的开工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到2010年,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并向好的方向发展。(李丹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