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直饮水饱含“高科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深圳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0 2:13: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直饮水饱含“高科技”


  梅林水厂和笔架山水厂是国家“863”课题重要成果本报记者蔡志军本报记者蔡志军报道参加“水之旅”活动的80位市民参观水务集团笔架山水厂时,印象最深的是自来水要通过如此复杂的处理过程,饱含高科技成分。事实的确如此,笔架山水厂正是我国饮用水行业首个“863”课题的示范工程,这里生产的饮用水是一系列科技攻关后的结晶。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是由水务集团牵头承担的“863”课题“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通过专家验收的日子。2006年3月10日,以著名水专家、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金相灿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给予该课题高度评价:课题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体现了我国供水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南方地区供水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为南方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水务集团中标国家“863”课题


  以高新技术产业引为骄傲的深圳,承担过的“863”课题屈指可数。深圳水务集团2002年10月勇夺国家饮用水行业第一个“863”科研课题,2006年3月,该课题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为深圳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一家给排水一体化的大型专业水务服务公司,深圳水务集团在资本实力、管理效率、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一直走在国内饮用水行业的前列,2003年在深圳国企国际招标招募改革中,战略性地引入了世界最大的水务公司之一法国威立雅,成为全国水务行业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公司的经营规模稳居全国同行前三位,运营效率领先全国水行业,堪称“水中蛟龙”。


  深圳水务集团拥有国内水务企业首屈一指的技术开发队伍,其中教授级高工2名,高工115名,博士13人,硕士128人,并拥有全国水务企业首家博士后工作站。


  2002年10月,科技部主持的“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课题“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正式招标,深圳水务集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4家合作单位参与竞标,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中标“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课题。当时,在“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3个子课题中标单位中,深圳水务集团组成的课题组评分排名第一。


  优质饮用水包含诸多科技创新成果


  竞标成功后,深圳水务集团牵头的课题组立即全力投入科研攻关,3年来,累计投入科技经费5450万元,其中国家“863”研究经费1500万元,企业配套3800万元,深圳市政府配套150万元;投入核心科技人员98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8人,中级研究人员23人。


  课题在水源水质预警、混凝高效反应与投药自控系统、活性炭性能评价、臭氧接触优化设计、生物活性炭优化技术、饮用水及处理工艺的安全评价、清水池设计与优化、管网水质模型、红虫综合防治、饮用水及其净化技术的安全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这些创新型成果在笔架山水厂和梅林水厂进行了示范应用。笔架山示范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前出厂水水质完全达到建设部、卫生部等发布的最新水质标准要求,一些指标甚至达到美国国家标准、欧盟水质指令和世卫组织水质准则水平。梅林水厂深度处理工程2005年6月建成通水,出厂水达到直接饮用的水质要求。这是深圳市首个实现供水深度处理的水厂,深圳全面推行优质饮用水工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些技术成果还通过技术转让、开发和服务,应用推广到广州羊城铁路、浙江长兴、河南南阳油田、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天津保税区等地多个供水企业,给他们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深圳水务集团提出了2012年特区内全面实现优质饮用水的目标。目前,已有靠近梅林水厂的嘉园小区和靠近笔架山水厂的黄木岗北区居民喝上了优质饮用水,更多的小区即将通上优质饮用水。在国家“863”的强力支撑下,深圳人拧开水龙头直接喝水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