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节水型社会轮廓初现 | |||
作者:记者王冰 文章来源:北方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0 2:20:4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目前,全市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55%制度建设激发节水动力 节水型社会轮廓初现
专家认为,建设节水型社会重在制度建设,节水制度某种意义上高于节水技术。天津市在全社会倡导节水的观念,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在转化为市民自觉行为的同时,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制度和政策平台,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建立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由市水利局统一调度和配置全市水资源,确定全市总用水量和各地区、各行业用水指标,形成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体系;颁布了居民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等3个地方标准共404项定额,形成了全市水资源微观定额管理指标体系。 出台了建设项目用水政策。明令新建项目应当符合低耗水、低污染要求,对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建设项目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天津开发区为例,政府通过出台《免缴污水处理费的单位认定暂行办法》和《使用新型水源暂行办法》,2006年全区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万元产值取水量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2,再生水利用量占到开发区总用水量的1/10。 出台了节水经济调节政策。颁布实施了。自1997年至今,天津市先后7次调整自来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由每吨0.68元提高到3.4元,工业用水由每吨0.95元提高到5.6元,特种行业水价提高到20元,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通过经济杠杆促进节水。
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节水增效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对电子信息等低耗水、高附加值的产业,实行优质优供;对工业废水零排放的企业,优先满足用水需求;对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每年市政府还从水资源费中拿出2000万元资金,用于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在水价中提取补贴资金1000万元,用于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水增效政策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结构性浪费水问题,一些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的企业被关停或淘汰,电子信息、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一大批低水耗、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