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雁凌 季英德
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局“一种造纸生物制浆工艺”发明专利证书的颁发,造纸制浆的黑液污染难题又有新的突破。由山东德州沪平永发造纸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无污染生物制浆新工艺,开辟了一条由麦草制浆生产瓦楞纸新技术。这项技术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草浆造纸污染问题,还大量节约资源、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使我国瓦楞纸生产挣脱了污染的缰绳,踏上绿色坦途。日前,国家发改委已将这项工艺技术列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安排了国债资金补助予以推广应用。
提起造纸厂,大家马上会联想到泛着白沫流淌的河水,一家造纸厂污染一条河,是造纸企业的写照。尤其是草浆造纸业,大都是“政府为难、企业头疼、百姓投诉”的焦点。山东德州沪平永发造纸有限公司是一家专用麦草为原料,采用亚铵制浆工艺生产高强瓦楞原纸的大型造纸企业,为突破草浆黑液污染的制约瓶颈,公司千方百计谋良策、寻人才,成立了研发机构,设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大胆探索创新,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和反复试验,无污染生物制浆工艺生产高强瓦楞原纸技术终于研制成功。在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国内造纸业的知名专家们一致认为,这项技术的研发成功,是我国草浆造纸工艺的重大突破,可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为中国造纸行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生物制浆途径。据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外均无同样试验,专家组对这项技术的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
在当今造纸业内人士大都认为解决造纸污染的根本办法是草浆转木浆的年代,为草浆生产打出一片新天地的意义不可小觑。木浆造纸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会大量消耗木林资源,增加生产成本。作为农业大国,丰富价廉的秸秆资源却得不到有效利用,不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污染生物制浆工艺技术的研发成功,不仅拓开了“草浆”造纸的发展空间,节约了资源、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消除了黑液污染,扩大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还综合利用了麦草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这项技术在山东德州沪平永发造纸有限公司的一条生产线连续3年生产试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工艺与生产流程的完善和改进,实现了10条生产线年产30万吨高瓦纸规模化生产。无污染纯生物制浆工艺与原亚铵制浆工艺相比,其先进性突出表现在7个方面:一是利用生物作用将麦草制浆产生的黑液全部彻底改变了性质,将黑液转化为可用于蒸煮的一种“生物液”,并完全替代了亚铵进行蒸煮制浆,实现了黑液反复长期的循环利用,从而消除了造纸污染源“黑液”;第二,利用此种“生物液”进行麦草蒸煮制浆,改变了麦草中木素的本性,在得浆率大幅提高的基础上,产品质量的主要物理指标有所提升;第三,利用生物作用不但消除了麦草制浆黑液的污染,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吨浆节省亚铵折款150元左右,吨草得浆率提高10%以上,折款150元左右,合计吨纸降低成本300元左右;第四,利用此“生物液”进行麦草蒸煮制浆,与亚铵法制浆工艺基本相同,利用原有设备稍加改造即可进行规模化生产;第五,利用“生物液”用于麦草蒸煮制浆,因其得浆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其污染物降低40%,其水质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因此可以实现中段水大部分回用,节约了水资源,还大幅降低中段水治理成本;第六,利用“生物液”进行麦草蒸煮所制出的成浆在制造过程中具有脱水快、易于烘干的优点,因此可提高车速,增加产量,减少水、电、汽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七,利用“生物液”进行麦草蒸煮,因为取代了硫磺与铵水合成的亚铵,由此免除了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消除了硫化物对中段水的污染。
目前,山东德州沪平永发造纸有限公司已将这项技术应用于10条生产流水线,年产3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生产运行正常,产品质量达到B级以上,中段水处理稳定达标排放,60%的中段水回收再利用。这项技术在规模化生产的实践中充分证实了它的先进性,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