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从源头控制精细化工污染
作者:善红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0 22:55:3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农药、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过程繁琐,副产物多,分离困难。据统计,每生产1吨此类产品要伴生5~20吨的废弃物。由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唐波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山东武城康达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重要农药、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化工生产技术集成”项目,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前不久,这项创新成果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唐波介绍,农药、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过程中副产物较多,排入环境中易造成严重的污染。从上世纪90年代起,人们从原子经济反应、无毒或低毒原料溶剂替换、环保催化剂研制、环境友好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对绿色化学展开了研究,为人类解决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化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提供了有效地手段。我国在这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唐波等专家经过市场调查发现,邻(对)甲基苯腈、4-三氟甲基水杨酸等26种产品,是我国市场迫切需求的农药、医药中间体。这些中间体的现有工艺存在3方面突出的问题:一是环境污染严重;二是工业生产中原子利用率有效值低,原材料消耗量大,废弃物多,生产成本高;三是工艺路线长,成套设备通用性差,设备投资成本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不足。为了解决这26种重要农药、医药中间体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课题组展开了针对这些产品的绿色化工生产技术的系统研究,并取得重要突破。

  据悉,此项目受山东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山东省教育厅重大科研计划资助,从1997年1月开始,到2003年12月结束。遵循绿色化工的原则,课题组提出了从精细化学品生产源头开始控制污染、合理应用原子利用率有效值等理论模型;研发了9种高活性、长寿命的催化剂及反应助剂;设计了特殊结构列管式固定床,用10套生产设备完成了芳香醛、腈和含氟酚与芳香酸等26种重要农药、医药中间体的清洁生产。与国内外现有的工艺相比,此项目生产工艺减少了反应步骤,生产过程可连续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原料和能源消耗,实现了原子利用率有效值的最大化,同时最大程度地控制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唐波表示,农药、医药中间体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因为我国的生产技术和应用研究跟不上市场需求,产能缺口需要靠进口国外产品来填补。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发展农药和医药工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农药、医药中间体的供应短缺,国内新型、高效农药和医药的生产能力除个别产品外,总体而言供应严重不足。

  唐波课题组历时7年取得的这一成果,为我国农药、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的集约化升级、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此项成果的技术水平居于国际领先,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自2000年推广以来,有关产品除占据国内市场外,还出口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