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全球变暖绝非杞人忧天 我国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作者:刘毅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0 8:27:0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记者:当前,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秦大河: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对缓慢,没有引起整个社会足够重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比较复杂,而各方面的应对缺乏科学指导;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过多强调“减缓”而忽视“适应”等。

    为更好地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议把应对气候变化列入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加快建设国家气候变化应对科学工程;组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专家和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国家战略,尤其要拿出防御和减轻极端气候灾害的战略措施;加强气候变化的宣传,唤起全社会节约资源能源、保护全球气候的意识。

    气候变暖具有全球化特征和历史性根源,不是一时、一地、一国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减缓气候变化必须从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作出努力。

    链 接

    今冬全球气温偏高

    美国东北部入冬以来,气温反常。1月6日纽约创下1950年以来的冬季最高气温纪录,达到22摄氏度。纽约中央公园内,樱树繁花似锦。冬季大衣及用品严重滞销。

    2006年冬天,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根本无雪可滑,原本将在奥地利、法国和瑞士举办的“世界杯”滑雪比赛取消。

    法国的气象学家早在2006年11月末就说,法国经历了50年来最温暖的秋天,平均气温比50年来平均值高出2.9摄氏度。

    瑞士的鸟类学家则观察到,2006年冬天候鸟的迁徙时间推迟。

    《泰晤士报》说,虽然前几年也出现过类似今年的暖冬现象,但各种迹象暗示着,这也许是欧洲将逐渐变得彻底无雪可滑的一个开始。

    “暖冬后遗症”不可轻视

    专家提醒,暖冬对有些人的健康是不利的。进入春季后,“暖冬后遗症”不可轻视。

    首先,天气转暖较早,人体内不适应变化往往会发生紊乱,细菌病毒等就会乘虚而入。再加上春季本来就是外感病多发季节,人们稍有不慎,就易受风寒而致感冒。此外,忽冷忽热天气会使冠心病、哮喘等病人病情恶化。

    医生建议,市民要随着气候冷暖及时添减衣服;出了汗,不要马上脱衣摘帽;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公共场所和家庭每天都要开窗换气;学生和幼儿在近期内要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记者 刘 毅)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