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泰来:治沙造林写千秋 |
作者:刘利明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5 15:03:3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泰来,贫困小县,可经过数年的生态演变,却把一个足以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生态园林城和省级卫生城呈现在人们眼前。回顾过去,人们抹不掉风沙留下的印记。 泰来县地处嫩江沙地腹地,境内有6条大沙带,总长276公里,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有80%的人口生活在6条沙带上,沙漠化极其严重。面对严峻形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喊出了“人进沙退”的口号。 治沙,植树是最有效途径。为了多植树、植好树,泰来县妙招层出。在造林整地上,实行秋翻秋整地,促进土地熟化,保护墒情,减少病虫害。在树种结构上,改变小黑杨一统天下传统做法,引种俄罗斯无刺大果沙棘的同时,积极推广山杏、锦鸡儿、枸杞等经济灌木,实行林粮间作。在科学管理上,成立了造林专业队,严把苗木关、栽植关、浇水关,使造林质量、标准显著提高。在抗旱措施上,采取容器育苗造林,利用保水剂,大苗修枝断头,苗木普遍深栽浇底水等方法,保证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001年以来,全县共完成治沙造林32.5万亩,治理沙地61万亩。为了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本着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绿一片见效一片的原则,这个县制定出台了《泰来县2001-2008治沙造林规划》和一系列配套方案,坚持成片治理,规模推进,以年均5万亩的速度造林治沙。目前,已完成八年治沙造林总规划面积的83%。 这个县推出了一整套的治沙模式。一是以江桥豆海小区为标志的高效庄园治沙造林模式。二是生态经济林治沙造林模式。三是以泰来镇宏程治沙区为代表的生态屏障治沙造林模式。四是以宁姜、胜利两乡为中心的林水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区模式。初步形成了治沙经济带、治沙小区、治沙庄园户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治沙产业体系。全县人工林面积已达7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