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加强太阳能开发与利用 促进可持续发展
作者:费云良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9 8:57: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太阳能是最理想的能源

    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向宇宙空间辐射。太阳每秒钟释放出来的能量是3.73×1017兆焦,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亿吨标准煤,如果照射40分钟,就能满足全人类一年的能量需求。太阳已经存在了50亿年,它仍会继续存在50亿年,它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全人类所共享的。

    世界利用太阳能在行动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协定各国均在采用绿色开发机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为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中国是世界太阳能利用第一大国

    到2006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运行保有量达到900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平方米,使用量和年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2006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年产值达200多亿元,销售额达300多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全行业提供就业机会约100多万个。并且已经形成了玻璃原材料加工、全玻璃集热管和热水器的加工、市场营销服务、机械加工装备、零配件生产等配套的产业链。

    影响最大:2006年推广面积9000万平方米,占世界总量的60%。

    贡献最大:提供60万个就业机会,累计替代常规能源达2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能力达5亿吨。

    最适合中国国情:最接近人们的生产生活,最易被国民接受。

    普及程度最高:城市的普及率达到25%左右。

    自有技术含量最高:自有技术占95%以上。

    最经济实用:投入产出最高,综合成本不到国外的一半。

    政府社会负担最轻:是新兴产业,政府和社会没有负担。

    向屋顶要能源

    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建筑内居民能耗比例持续上升,到2020年,建筑内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用电高峰期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运行,“向屋顶要能源”势在必行。

    一台120升的太阳能热水器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一台120升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为2m2,每年产生的热量为6296MJ,每年能够节省1000度电,折合人民币500元;每年能够节省499公斤干木柴,相当于减少砍伐8棵大树;每年能够节省400公斤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公斤。

    中国有13亿人口,大约3.5亿家庭,若每户每日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供应60℃的热水120升,每年可节省1050亿度电。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

    在政府、太阳能行业、建筑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加快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步伐。国家发改委同联合国基金会组织的UNF热水器项目已经在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浙江、云南和广西等七个省市区建成了12个太阳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结合的试点,并催生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的出台。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