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守望18亿亩“红线”:现实与措施
作者:邓雅英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3 14:19:5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科学时报2007年5月23日讯    国土资源部4月12日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总面积已下降到18.27亿亩,比上一年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减少460.2万亩,人均耕地减至1.39亩。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中国年均净减少耕地面积将不能超过650万亩。
 
    面对快速增长的经济,18.27亿亩的耕地保有现状告诉人们,耕地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18亿亩这条红线能否保住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耕地保有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和经济安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每年粮食消耗量应该在4.5亿吨左右。200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是4.57亿吨,到2003年降到4.3亿吨,仅为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2004年、2005年和2006年连续实现恢复性增长,到2006年为4.9亿吨。专家指出,守住18亿亩耕地底线,不仅有助于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保障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实际占用农用地433.2万亩,超过了年度400万亩的用地计划;当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中未批先建的有55万亩。
 
    为扼制地方政府用地冲动,国家重新修订了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明令禁止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等项目用地。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的《2007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也再次强调了这一问题,要求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并要求新增建设占用的农用地与耕地量与去年持平。
 
    “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必须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按照《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要求,开展对各省(区、市)当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检查;同时,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监管,坚持耕地占补平衡中数量质量并重,妥善协调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据悉,2007年国土资源部将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