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调查显示:中国公众"非理性"鱼翅消费行为堪忧 |
作者:易凌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5 10:05:4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易凌)国际环保组织美国野生救援协会和中国社会调查所24日联合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缺乏对鱼翅制作过程以及其低营养价值的认知,同时对鱼翅消费导致鲨鱼种群数减少的状况认识不足。 野生救援协会主席史帝文·特伦德说:“作为世界主要鱼翅消费大国,这种非理性的公众消费行为将非常不利于保护数量已经急剧减少的全球鲨鱼种群。” 中国社会调查所调查顾问刘中介绍说,该所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期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对鱼翅消费者、贸易商和酒楼经营者以及媒体从业人员进行了名为“中国公众的鱼翅消费行为和鲨鱼保护认知”的抽样调查。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对于鱼翅产品的生产和捕捞过程中的严重浪费和残酷还知之甚少,从而缺乏对鲨鱼保护的意识,同时消费者也并不了解鱼翅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而且食用鱼翅会增加人体汞的摄入进而对健康造成伤害。 调查还显示,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尽管中国公众对于出台更好的鲨鱼保护和管理制度表示支持,但传统的鱼翅消费习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同时鱼翅供应商也不会主动减少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鱼翅交易量。 史帝文·特伦德说:“因此,我们建议中国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鱼翅消费,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规范鱼翅贸易,同时开展广泛的鲨鱼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改变不好的消费习惯。” 据野生救援协会介绍,不断增长的鱼翅消费正使世界鲨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过去50年中,世界鲨鱼数量减少了80%。全球每年有1亿头鲨鱼被捕捞,绝大多数的捕杀者正是瞄准其珍贵的鱼鳍。全球的鱼翅交易额从1987年的4900吨增至2004年的13600吨。 史帝文·特伦德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翅进口国,中国政府和中国的消费者可以在鲨鱼保护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改变食用鱼翅的习惯,减少消费数量。”中国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彦亮在1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对鲨鱼的捕捞和进出口都严格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进行。中国政府鼓励合理、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也鼓励对鲨鱼的整体利用,禁止对鲨鱼的局部利用。 此外,中国正在组织有关专家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在考虑将部分濒危的鲨鱼列入重点保护动物。 |
![]() ![]() |